词语屋>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

官学名。战国时齐国置,它由战国的养士制度演变而来,把为奴隶主阶级世卿世禄制度服务的官学改变为造就封建官吏的学校。稷下学宫直属于齐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来稷下的学者,按其学术水平、社会名望等条件,分别授予上卿、客卿、上大夫、大夫、博士、祭酒等官职称号,通称稷下先生。齐宣王时,稷下先生已有一千余人,再加上学生,学宫在当时就已成为拥有数千人的高等学府。学宫除作为学校育士之外,稷下先生还兼一些行政事务,如淳于髡曾受齐王之命,几次出使诸侯。盂子也曾受齐王派遣出吊滕国,这是用士的遗风。稷下先生还发挥着齐王“智囊团”的作用,为齐王议论政事,这也是由养士升华为学校而保存下来的痕迹。

猜你喜欢

  • 王府审理正、审理副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审理所,置审理正一人,秩正六品,掌推按刑狱,禁诘横暴,无干国纪。其副职有审理副一人,秩正七品,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裁革。

  • 左右仆射

    官名,秦始置,汉因之,自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之。古者重武官,有主射以督课,以善射者掌事。军屯吏驺宰永巷宫人皆有仆射之号。成帝建始元年初置尚书五人,以一人为仆射,主封门,掌授廪假钱谷。后汉尚书仆射一

  • 右选曹尚书

    官名。十六国刘汉置。掌官吏铨选,位次尚书仆射。属尚书省。《晋书·刘聪载记》: “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

  • 特派

    国民党政府官员任命方式之一。属于特派的官员不多,只有中央机关中有此种任命方式,例如导淮委员会委员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及副委员长,国民政府救济水灾委员会一部分委员,监察院的监察使等。其临时派出执行某

  • 赐禄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明代有此制,《明史》卷一六○记罗绮为左副都御史,“以功赐二品禄”。

  • 八校

    八校尉的省称。汉武帝时设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八校尉;官秩(俸禄)二千石。因胡骑校尉不常设,所以又称七校。后来,八校便作为将佐的通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

  • 左执

    尚书仆射别称。《陈书·张种传》: “宜居左执”。

  • 御伯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称纳言下大夫。天官府属官,员二人,正四命。其职掌参见“纳言下大夫”。

  • 郡属

    郡守的属员。《汉书·儒林传序》:“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

  • 笔砚祗候郎君

    宫廷给使名。辽置,属笔砚局。见“著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