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察合台汗国

东察合台汗国

元末明初,由※察合台汗国分裂而成。在蒙古各部军事贵族的长期混战中,察合台汗国西部和东部分别形成※巴鲁剌思和※朵豁剌惕两大※异密(首领、统治者、军事长官)势力。1346年河中地区(阿姆、锡尔两河之间地)巴鲁剌思部异密合札罕攻杀合赞算端汗,另立答失蛮为汗;朵豁剌惕部异密※播鲁只亦于伊斯兰历七四八年(1347—1348年)在阿克苏将察合台汗后裔秃黑鲁帖木儿拥立为汗。察合台汗国正式分裂成东西两大部分。※秃黑鲁帖木儿汗及其继承者曾致力于汗国的统一,终归失败,只能保持其在东部的统治。史称其统治下的地域为“东察合台汗国”,《明史》称“别失八里国”,后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而察合台汗国的西部则由巴鲁剌思部异密※帖木儿及其后裔统治,史称为“帖木儿王朝”或“帖木儿帝国”。秃黑鲁帖木儿汗于1353年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汗国内的蒙古部族开始伊斯兰化。其去世后,朵豁剌惕部异密※哈马鲁丁篡夺政权,引起内乱。帖木儿王朝趁机多次入侵,哈马鲁丁在战乱中失踪,朵豁剌惕部异密※忽歹达把秃黑鲁帖木儿之少子※黑的儿火者拥上汗位,恢复察合台汗国的“合法”统治。时汗国疆界基本确定,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蒙古斯坦,东起阿尔泰山,西至塔拉斯河以东沙漠地带,北界塔尔巴哈台山至巴尔喀什湖一线,南包括天山山脉;(二)※向阳地,原西辽时期※东部喀喇汗王朝领地,包括葱岭以东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田、乌什、阿克苏六城地区和葱岭以西费尔干东部地区;(三)畏兀儿地,西辽时期高昌回鹘的天山以南地区,包括※吐鲁番,焉耆两地。黑的儿火者汗死后,五传至※歪思汗。其统治时期(1417—1432),瓦剌势力向西发展,进入蒙古斯坦东部。歪思汗死后,二子为争夺汗位展开斗争,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最后由长子※羽奴思汗统一全国。1487年羽奴思死后,汗国又分裂为东西两部:长子※马合木汗统治西部,都塔什干,名义上为全国大汗;少子※阿黑麻汗统治东部,都吐鲁番。阿黑麻汗两次大败瓦剌,并将疆域扩展到哈密。后,阿黑麻子※满速儿汗又统一汗国,但领地逐渐缩小,至其子※沙汗统治时仅限天山以南、库车以东地区。沙汗在一次对瓦剌的战争中死去,其从兄弟※速檀马速拥众嗣位,1570年被叶尔羌汗国※阿不都·哈林汗军俘虏,国亡,领地并入叶尔羌汗国。(表见下页)

附:东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世系表

注:一些在位年系按伊斯兰历推算,故介于两年之间。

猜你喜欢

  • 康佐苗

    苗族的一支。亦称山苗、克孟牯羊苗、炕骨苗、班苗、洞苗等。明清史籍对贵州紫云、广顺、镇宁等地苗民的称呼。今贵州惠水、龙里、花溪、望谟、罗甸等地尚有其民居住。康佐,元时为苗寨。明洪武十九年(1386)置长

  • 第穆事件

    西藏掌办商上事务之第穆呼图克图与十三世达剌喇嘛矛盾之事。第穆阿旺罗卜藏称勤,系十三世达剌喇嘛土登嘉措之正荣增师傅,在达赖年满18岁亲政后,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病辞职,西藏政教事全归达赖专管,但

  • 蒙古太师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位列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之首,正一品,授银印。明代蒙古成为非成吉思汗家族领主(即赛特)的最高职位。拥有大量领地、牲畜、属民和军队,往往又是※土绵(万户)、

  • 萧绰

    953—1009辽代著名女政治家。小字燕燕。契丹族。北府宰相※萧思温女,为辽景宗※耶律贤皇后,是辽圣宗※耶律隆绪的生母。初入帐时为贵妃,保宁元年(969)五月,册为皇后。因景宗多疾,凡大诛罚,大征讨,

  • 征南录

    即《孙威敏征南录》(941页)。

  • 韩茂

    ?—456北魏将领。字元兴。安定安武(今甘肃镇原县西南)人。匈奴破六韩氏(后改韩氏)。常山太守破六韩耆之子。善骑射,年17,随太宗征丁零翟猛,为中军执幢,升虎贲中郎将。后从世祖征夏国赫连昌,以功赐爵蒲

  • 曹延禄

    ?—1002宋初归义军节度副使。※曹元忠子。宋太平兴国二年(977),袭职。五年(980),遣使贡于宋,自称权知节度兵马留后,太宗封其为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娶于阗公主为妻。至道元年(995),遣使

  • 萧朝贵

    ?—1852太平天国杰出将领。广西武宣县东乡人。壮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青年时为生活所迫流入桂平县紫荆山区以烧炭为生。为人刚直,有识有胆,颇受炭工拥戴。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董蛮

    见“马湖蛮”(178页)。

  • 郡君

    清代宗室亲王侧福晋和贝勒正夫人所生之女的封号。格格封号中第三等。初制,亲王、贝勒之女,无论嫡生庶出,均分封为郡主、郡君。康熙四十五年(1706)题准,庶出者同与嫡女一例授封,实为过优,改为亲王庶女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