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镇安军民安抚司
南宋置羁縻土司名。世袭土官为壮族岑氏。治所在今德保县,属右江道。元为镇安路溪峒安抚司,明清为镇安府,改设流官知府。为壮族地区设土司之始。
南宋置羁縻土司名。世袭土官为壮族岑氏。治所在今德保县,属右江道。元为镇安路溪峒安抚司,明清为镇安府,改设流官知府。为壮族地区设土司之始。
苗族传统服饰。妇女背上配挂的一种装饰物。多用麻织,或挑绣花纹,花纹细密,制作精巧。布端缀有20余个海壳,其民因被称为“海苗”。有盛装及便
台湾高山族的一支。居于台湾岛东南的兰屿岛上,当地人称红头屿,距台东四十多海里。人口只有2464人(1975年)。村落由若干父系世系群组成。子女婚后多分居,故大多为小家庭。岛上多为山岳,平原绝少,农业以
见“文都寺”(388页)。
清代后藏地方官员。藏族。有才识、熟悉营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充当东科尔,帮仔琫公所书算。是年,补放七品管理帐房第巴。二十八年(1902),三十年,升补六品聂木营官。升补五品贡噶尔营。翌年,奏准补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昝咂簇。属西宁卫,主要居住在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境。明初,其族曾受制于巴沙族,后逐渐摆脱羁绊。支属甚多,有大昝匝、小昝咂、上中下昝咂、六古咂、巴咂等约30余小部落。其中大昝匝族户1
?—124东汉时烧当羌部落首领。※东号之子。初随父降汉,居安定(治今甘肃镇原东南)。东汉和帝(88—105在位)末,父死,嗣立。永初元年(107),西羌起义爆发,即率部出安定郡西塞,击汉军于令居(今甘
见“咱雅班第达”(1628页)。
蒙古族传统打击乐器。亦作恒格里,蒙古语音译,意为“鼓”。汉族称之为蒙古鼓。起源于元朝以前,流行于民间。元代,经改进装饰,纳入宫廷乐队,用于宴乐等。据《元史·礼乐志》载:“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
?—1293元代畏兀儿翻译家。即安藏札牙答思。字国宝,自号龙宫老人。世居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9岁从师学佛经。15岁习儒、释二家文书,通多种语言,在翰林中颇负盛名。宪宗蒙哥时(1251—
相传为唐初戎州都督府匡州白崖(今云南弥渡县红崖)建宁国国王。一作张乐尽求。白族先民。传说为汉武帝时白子国国王※仁果三十(一作三十三)代孙。仁果传十五世至※龙佑那,被三国蜀相诸葛亮封为长,赐姓张,改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