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咸熙寺

咸熙寺

现名奉国寺,俗称大佛寺。契丹王朝时期所建著名佛寺。位于今辽宁义县城东北隅。据《大元国大宁路义州重修大奉国寺碑》称:创建于辽圣宗开泰九年(1020),由处士焦希赟创其基。清代重修时还曾在梁上发现“辽开泰九年正月十四日起工”题记,更证碑记不误。时规模宏大,“宝殿穹临,高堂双峙,隆楼杰阁,金碧辉映,潭潭大厦,楹以千计,非独甲于东营,视他郡亦为甲。”(明昌三年《宜州大奉国寺续装两洞贤圣题名记》)元末以后日衰,至明清,建筑大都颓塌,只有大雄宝殿尚属完好,其余钟亭、碑亭、无量殿、牌坊、山门等均为清代所建。大殿建于3米高台之上,与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同为国内现存最大的辽金单层木结构建筑。高约20米,东西长近50米,南北宽近25米。五脊单檐庑殿式。前辟三门。殿内柱随屋顶坡度而增高,低柱上梁尾插入高柱柱身,成横向梁架,纵向以额、枋、檩等相接,形成一种别具特点的结构形式。柱础雕刻各类花卉纹饰,为辽代建筑极为稀有的实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斗拱绘有彩画,为五彩遍装,色调鲜明华严,与明清以青绿为主色的彩绘截然不同,尤以42幅飞天最为突出,面部生动,轻健飘逸,充分显示出辽画的特点,保存至今,极为珍贵。殿中有7尊大佛塑像,最高者合底座达8米以上。每尊佛前,各立胁侍菩萨一对。东西两侧,还有天王像各1尊。姿态各异,形象逼真,均为著名辽塑之精品。

猜你喜欢

  • 李光仕

    ?—597隋桂州(州治今广西桂林市)俚人首领。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春二月,率俚人反隋,震撼桂州各地。闻朝廷遣员外骑侍郎何稠等发岭南、岭北官军前来镇压,在白石洞一带密林中凭险设栅埋伏,重创前来征剿

  • 莫离支

    高句骊国官号。相当唐王朝兵部尚书兼中书令。唐贞观十六年(642),高丽西部大人盖苏文杀高丽第27世王建武及诸大臣,立建武弟之子藏(一作宝藏)为王,自任此职,专断国政。

  • 盖色

    西藏珞巴族苏龙为奴隶主所服徭役之一。珞巴语苏龙方言音译,意为“有酬劳”。专指为主人饲养猪的人役。一般由主人派给大、小母猪若干头让苏龙户独自饲养,各头产子允许一次性的留一小猪作酬劳,其余均属主人所有。猪

  • 辖戛司

    见“辖戛斯”(2445页)。

  • 国祖王

    即“大祖大王”(95页)。

  • 札赉特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齐齐哈尔西南。元为辽王乃颜分地,明入于科尔沁,至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后裔阿敏,始以札赉特名部。后金天命九年(1624),其子蒙衮随科尔沁部长奥巴归附后金,后卒。顺治

  • 恰台吉

    ?—1591明代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领主。名脱脱,又称达颜恰。※俺答汗义子。领地在妥妥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一带。其属民临近明边塞驻牧,故被明人称为“临边夷”。能言善辩,任俺答汗近侍。嘉靖(1522—15

  • 归忠保顺可汗

    见“夜落隔通顺”(1497页)。

  • 炭山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

  • 帕忽

    见“剖阿里”(19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