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多伦人

多伦人

清代西北地区之一部落集团。又称朵兰人、惰兰人、多兰回子等。主要居住于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罗布泊附近以及库尔勒等地。关于其来源,目前尚无定说。一说是卫拉特蒙古人,在准噶尔政权衰微时移居于维吾尔族地区,并被逐步同化。一说是罗布淖尔人,即原居住于罗卜淖尔周围,以渔猎为生的水上居民。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时,移其众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多伦等地,后为大小和卓木役属,遂以得名。因可资使用史料极少,尚难断言孰是孰非。清朝政府统一西北地区后,多伦人散处极广,除南疆各城外,伊犁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主要承担自叶尔羌至阿克苏18军台的差役。因地位卑微,备受各地封建主的压迫与剥削。19世纪20年代张格尔叛乱时,有部分人受裹胁从叛。大多数都从事耕稼,但性喜迁徙。

猜你喜欢

  • 蒲山

    见“皮山国”(670页)。

  • 牟木土巡检

    明清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始祖温天耀,陕西宝鸡人。隋文帝时充当汛营战卒,调征四川西北羌人,结婚生子,故世祖灿沙之后,“生长夷地,话通番语”。唐开元二年(714),灿沙投营。八年中因功授职,“管摄茂南河西

  • 大石城

    即“温宿”(2281页)。

  • 羌中

    秦汉对西羌居住地区的概称。秦疆域“西至临洮、羌中”。张骞自西域还,“欲从羌中归”。赵充国“疑匈奴更遣使至羌中”。《汉书·地理志》:羌谷水、呼蚕水、籍端水、洮水并出羌中。其范围包括广汉以西、祁连山及其以

  • 李荡

    ?—303十六国时期成汉宗室。字仲平。其先世巴西宕渠(今四川渠县东北)賨民,后迁居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号为巴人。西晋末年蜀地流民起义首领※李特次子。永宁元年(301),父被六郡流民推为主后,

  • 循化厅

    见“循化”(2258页)。

  • 札萨克

    官名。亦作扎萨克。蒙古语音译,源出“扎撒”(法令)一词,意为“执掌政令者”、“尊长”。清代外藩蒙古各旗旗长的称呼,也是旗的封建领主。由清政府从旗内王公中委派一人充任,直隶理藩院,受中央监督。下设协理台

  • 倮倮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白倮倮或倮族。崇奉龙、虎图腾,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易门、新平、开远、文山、广南、西畴、澜沧、普洱、景东、巍山、祥云、凤庆、云县、永胜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扶绥那淋屯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壮族地区原始文化遗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中东乡所在地西约1.7公里的那淋屯台坡顶上。1962—1965年发现,1973年发掘。出土43件石铲,大部分通体磨光,切削面平整光滑。文化层的上部,有零星

  • 阿白木朗

    独龙语音译,意为“熟地”。解放前云南贡山独龙族一种半固定耕地。因学会用锄头松土,一般可以连种三四年,轮歇一二年再种,周而复始。但所有权仍为家族集体公有,丢荒后,任何家族成员均可自由开种,也有连年栽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