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容美峒宣抚司

容美峒宣抚司

元、明湖广土家族土司名。亦作“容美宣抚司”或“容美等处宣抚司”。元末以容美峒总管府改置(治今湖北鹤峰县)隶四川行省。史载,唐元和元年(806),田行皋因功授施、溱、溶、万招讨把截使,仍知4州事。宋有田思政,元有田乾亨等任土官。朱元璋丙午(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宣抚使田光宝遣弟田光受向朱元璋献元所授印信,命田光宝为四川行省参政、行容美等处军民宣抚司事。吴元年(元至正二十七年),改为黄沙、靖安、麻寮等处军民宣抚司。明洪武五年(1372),宣抚使田光宝派子答谷朝贡,改授长官司。后废。永乐四年(1406)复为宣抚司,隶施州卫。辖有椒山玛瑙,五峰石宝、石粱下峒、水尽源通塔坪、盘顺5长官司。天顺元年(1457),宣抚使田潮美老疾,准子田保富代职。正德十一年(1516),宣抚使田秀废长立幼,为庶长子白俚所杀,镇巡官磔杀白俚俾。嘉靖间,宣抚使田世爵与土官向元楫争地相仇杀。三十三年(1554),奉调率土兵赴浙江平倭寇,卒于军。三十五年,子田九霄在征倭寇期间于军中袭职。卒,弟田九龙亦于抗倭军中袭职。后由九龙孙田楚产继任。崇祯十二年(1639),长子田玄替袭。自捐行粮战马,派土兵随明军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升军民宣慰使。清顺治(1644—1661)间,田玄次子、宣慰使田既霖归清,仍授原职。病故。弟(一作子,误)田甘霖袭。病故。先由嫡子田舜年袭职,后由庶次子田吴如(明如)继任。雍正十一年(1733),因抗拒改土归流,在武力威迫下。自杀。其辖地改设鹤峰州。

猜你喜欢

  • 赛春嘎

    1914—1993蒙古族诗人、翻译家和民间文学创作家。又名纳·赛音朝克图。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出身牧民家庭,母亲是讲故事能手。自幼受母亲影响,对民间文学发生浓厚兴趣,16岁至19岁在学校读书,开

  • 景真八角亭

    傣族古代宗教建筑,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县景真坝流沙河畔小山坡上。为景真佛寺的经堂,傣历1063年(公元1701年)景真高僧厅蚌教建造,后经多次修葺。砖木结构,高21米,底直径10米。由座、身、顶三部分

  • 耶律伊都之叛

    见“余覩之叛”(1100页)。

  • 田豆渠

    见“建平蛮”(1542页)。

  • 怀都

    ?—1279?元朝将领。蒙古斡剌纳儿氏。※阿述鲁孙。世祖中统二年(1261),叔不花卒,代领左翼千户长职。三年,从宗王哈必赤讨李璮之乱,破济南,诛璮。继领军攻海州、庐州。至元三年(1266),任邳州监

  • 土指挥同知

    官名。明代所置京卫、外卫指挥使司设有指挥同知,低于指挥使,秩从三品。在少数民族地区亦以此名义授当地首领,赐给印记、诰命、冠带、准世袭。令其守卫疆土,安抚土民,依例朝贡,服从征调,不纳租赋。清沿明制,在

  • 亭田

    壮、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内土地名称。流行于广西泗城州(军民府),今红水河两岸。原有土地为农村公社公有。北宋以后为岑氏土官所有。土官将一部分土地授与亭目世袭领有,谓之亭田。亭目将其中最好的一份土地留给自己

  • 叱豆浑

    南北朝时期柔然部落名。亦作折豆浑、是豆浑,简称“豆浑”。源于东部鲜卑。曾有部分人投西秦乞伏乾归(?—412)。柔然汗国兴起后,依附柔然,其首领担任柔然俟利莫何、莫何去汾等要职,部众逐渐融入柔然,互通婚

  • 刚毅

    1837—1900清末大臣。满洲镶蓝旗人。字子良。笔帖式出身。光绪十一年(1885),由按察使擢山西巡抚,后调江苏、广东。任内,于屯田、固边、修渠、疏浚等多有建言并有一定贡献。十二年,巡阅大同镇属营伍

  • 白兰

    ①古族名。羌人的一支。以该地有白兰山(今青海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故名。南北朝时分布在今青海南部柴达木河流域以及四川西部地区。东北邻吐谷浑。以游牧为生,“随逐水草,庐帐为屋,以肉酪为粮”。与党项羌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