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崩如

崩如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卡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分布在西藏西巴霞曲(河)流域北端比夏一带,人口仅数千人。传说系自天而降的女祖先列德罗登的后裔。包括比夏、夏波、米里和华多四个氏族。男子头戴板瓦形藤帽,上插雉鸡尾,穿麻布大襟衣,下身围短裙,妇女纹脸,头上盘发髻,少女扎辫子盘于头上,绑上红绿丝带,脖上戴红绿串珠,有铜、银手镯。穿粗布披风,腰系围裙。过去分列德、阿比和苏龙3个社会等级,列德为奴隶主,阿比为自由人转变的奴隶,苏龙为世代为奴者。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富有者多妻。从事刀耕火种的农业,采集亦占重要地位,与藏区有定期的交换关系,以大米、杂草、兽皮换取食盐、羊毛、铁器、装饰品。

猜你喜欢

  • 宗社党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

  • 桂娄故地

    粟末靺鞨大氏在建立渤海国前曾保据之地。《旧唐书·渤海传》: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率众击败李楷固所统唐军后,“东保桂娄之故地,据东牟山,筑城居之”。《新唐书·渤海传》则谓据“挹娄之东牟山”,并言时在高丽灭亡

  • 乌尔珲山卫

    见“古鲁浑山卫”(443页)。

  • 卑和虏

    见“乙弗”(2页)。

  • 代王

    金封爵,次国一字王号。天会中(1123—1135)太宗子完颜宗雅、皇统中(1141—1149)太祖孙完颜充先后受封。辽阳渤海人高桢,天眷中(1138—1140)亦以镇压奚、霫军民及警卫中京,进封代王。

  • 拘弥城

    见“坎城”(959页)。

  • 标语

    我国广东省部分汉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分布在广东省怀集县西南部诗洞、永固、大岗、梁村、桥头等乡及封开县与上述地区毗连的长安、金装、七星等乡的部分村庄中。使用这种语言的约有七八万人。

  • 白马淀

    见“广平淀”(131页)。

  • 卓真

    见“昭烈皇后”(1648页)。

  • 匹裂

    契丹语音译。“木杯”、“木瓶”之意。宋人刁约于嘉祐元年(1056)出使契丹时,曾用汉语与契丹语交杂作《北语诗》,内有“钱行三匹裂”句,自注:“匹裂,似小木罂,以木为之,加黄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