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帕木竹巴万户

帕木竹巴万户

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简称帕万户、帕竹万户,《元史》作伯木古鲁万户。世祖至元二年(1265),国师(后升号帝师)八思巴与其弟白兰王恰那多吉返萨迦(今西藏萨迦县),总制院派遣官员阿衮、弥林前往协助在乌思藏设置“郡县”。约于五年(1268),完成乌思(前藏)、藏(后藏)各地之调查,总制院任命萨迦本钦统领乌思藏三路军民各万户,后并于乌思、藏各处置13万户,乌思地方有6,帕木竹巴万户为其一,治所在今西藏乃东县之泽当,管民2438户。帕木竹巴为藏传佛教噶举教派中一个重要支派,由郎氏家族世代主持丹萨梯寺,最初由寺主任命其属下僧、俗人员为吉本(藏语音译,意为“总管”),管理地方事务。元建国前,曾投靠蒙古旭烈兀,自受封为万户后,乃由寺主兼任,自称喇本(藏语音译,意为“喇嘛官”),遂集地方政教之权于一身,至绛曲坚赞(1302—1364)兼并邻接雅桑、止贡、蔡巴诸万户,击败萨迦本钦,于至正十四年(1354)受元封为大司徒,势力奄有乌思藏地方。明代,其后世曾受封为万户长、阐化王,为明代乌思藏受封诸王中之最强者。参见“乌思藏十三万户”(353页)。

猜你喜欢

  • 联魁

    清末大臣。满洲镶红旗人。字星桥。初由贡生累官道员。光绪二十四年(1898),任安徽按察使,后5年,迁布政使,旋署巡抚。三十一年(1905),迁新疆巡抚。宣统二年(1910),召回京。著有《新疆奏稿》。

  • 狄氏

    ①即翟氏,高车六种之一。春秋时赤狄(或赤翟)之裔,以族名为氏。魏晋南北朝时期多居中原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因入居内地既久,故史籍常称其为丁零。见于《晋书》者有中山丁零翟鼠、翟斌、翟檀、翟辽、翟钊、翟真

  • 使马部

    清代对黑龙江南北部分鄂伦春人的称呼。因用马匹作乘载工具,故名。亦称使马鄂伦春,以区别于使用驯鹿的鄂伦春人。据《黑龙江志稿》,居鄂伦春分布区的西部。今居我国境内的鄂伦春人,早已不使用驯鹿,皆骑马出猎,无

  • 炭山

    辽代山名。又作陉头、凉陉。在今河北省张家口地区沽源县南。一说即今赤城县独石口外东黑龙山;一说在今万全县南之炭山。为有辽一代契丹皇帝避暑游猎常往之地。山上建有凉殿,《辽史》不乏帝率群臣幸此山清暑行猎的记

  • 原罗

    唐代六诏之一蒙巂诏王。乌蛮。佉阳照孙。父照原继位后,以其质于南诏。南诏王皮逻阁(728—748年在位)欲并该部,遂释其归以嗣位。及归,被部众拥立为王。居数月,父为皮逻阁所杀,本人被驱逐,辖地被南诏兼并

  • 昭礼可汗

    ?—832唐代回鹘汗国第十一代可汗。��跌氏。※怀信可汗子,※保义可汗弟。原号曷萨特勒(勤)。长庆四年(824)嗣位。唐册封为爱登里啰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意为“受命自月

  • 四馆四里

    北魏时接待与安置四方诸族归附者之所。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在宣阳门外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二水之间,御道以东,设立四馆,御道以西设四里。江南来归者,处于金陵馆,三年后,赐宅于归正

  • 谙班

    见“昂邦”(1412页)。

  • 马月忽难

    见“马月合乃”(181页)。

  • 滕定

    ?—1440明朝将领。蒙古族。燕山左护卫指挥使※瓒住子。初为金吾卫指挥使。永乐八年(1410),因扈从北征北元军,晋都指挥佥事。洪熙元年(1425),复以节次征进功,擢右府都督佥事。宣德四年(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