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绥那淋屯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壮族地区原始文化遗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中东乡所在地西约1.7公里的那淋屯台坡顶上。1962—1965年发现,1973年发掘。出土43件石铲,大部分通体磨光,切削面平整光滑。文化层的上部,有零星遗物,其中有些未经烧烤的废盘子。石铲放置很有规律,大多是几把并排放成一堆,刃部朝天,石铲与石铲之间,往往用废石铲或小石铲衬垫。未见使用的痕迹。学者推测,可能是刚制作完毕就堆放起来的工作场地。为研究壮族先民原始社会的重要考古资料。
壮族地区原始文化遗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中东乡所在地西约1.7公里的那淋屯台坡顶上。1962—1965年发现,1973年发掘。出土43件石铲,大部分通体磨光,切削面平整光滑。文化层的上部,有零星遗物,其中有些未经烧烤的废盘子。石铲放置很有规律,大多是几把并排放成一堆,刃部朝天,石铲与石铲之间,往往用废石铲或小石铲衬垫。未见使用的痕迹。学者推测,可能是刚制作完毕就堆放起来的工作场地。为研究壮族先民原始社会的重要考古资料。
912—960辽初皇子。一名洪古,字奚隐。契丹族。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第三子,辽太宗※耶律德光弟。是辽初皇族斗争中的重要人物。少豪侠,善弹工射,被太祖昵称为“吾家铁儿”。15岁时,即从父东征,异常勇敢,
清朝蒙古将领。四子部落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三济扎布长子。康熙四十九年(1710),袭札萨克多罗达尔汉卓哩克图郡王。雍正九年(1731),授副将军,率兵驻固尔班赛,防御
宋庆历三年(1043),湖南桂阳地方官府为贯彻朝廷对瑶族地区的经济封锁政策,派官军捕捉运盐入山的瑶民,并对瑶族村寨进行残酷烧杀掠夺,激起广大瑶民进行武装反抗,攻打桂阳城,并占据蓝山县华阴峒为据点,击毙
郑成功在台湾岛内建立的明京。表示继续奉明正朔。1661年6月郑成功招降普罗文查城堡(赤嵌城)的荷兰殖民者后置,设一府二县:承天府,治所在赤嵌(今台南市),任命杨朝栋为府尹;下属天兴县(治所在今嘉义市)
见“忽图刺”(1488页)。
?—1778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著名首领。敦罗布旺布之孙,※渥巴锡堂侄。初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渥巴锡袭汗位初,曾至俄国彼得堡活动,希望俄国政府支持其成为汗国首领,未遂。乾隆三十年三月十
清代传递机密公文的匣子。亦称折匣。长8寸8分,宽4寸4分,高1寸5分,配以特制铜锁。凡准予送奏折的督抚大臣等,皆赏给此匣,如赏发驻藏大臣匣子1个。官员升调,随身带走,接任官员未经赏给此匣者,可奏请赏给
匈奴语音译。意为“冢”。《史记集解》引张华语:“匈奴名冢曰逗落。”《史记·匈奴列传》:“其送死,有棺椁金银衣裘,而无封树丧服。”匈奴人对其极为重视,汉昭帝(公元前87—前74年)时,因乌桓掘前单于冢,
法国殖民主义者侵占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勐乌、乌德的事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政府与法政府议定界务,法方自称参预调处中日纠纷(指日本归还辽东半岛事)有功,索取“报偿”,强迫清廷将西双版纳的勐乌、乌
准噶尔地名。今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所在地。以地有河流环抱,故名。清初以前,向为准噶尔驻牧地。因为巴里坤西通乌鲁木齐孔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拟出兵征伊犁时驻营于此。以地广宜耕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