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指挥使

指挥使

①官名。西夏置,军职,李元昊建国初于十二监军司内设之,党项与汉人均可任职。 ②明代各地卫的统兵官。明代京师设卫,各地亦划数府为一防区设卫。卫有军士5600人,置指挥使1人(正三品)以统之,其职责为理卫事,包括练兵、备御、戍守、屯田、指挥巡捕及护理漕运等。另设指挥同知2人(从三品)、指挥佥事4人(正四品),分理司事。治所称指挥使司。永乐元年(1403)所设的建州卫,还兼管民事,治所称军民指挥使司。以大酋长阿哈出为指挥使。

猜你喜欢

  • 坐地抛砖

    壮族旧时葬俗。流行于广西右江流域。该地壮族凡正常死亡的老人下葬后,须由死者亲属坐在墓旁举行掷砖仪式,把一块砖头抛向远方,然后以砖头的落点至坟墓的中心点作为半径,绕坟画一个圆圈,再在圆圈的周围打上记号,

  • 贡觉

    地名。一名观角或关角。在今西藏自治区东部、金沙江西岸,邻接四川。踞宁静山脉之脊,东跨吉池岭,西依关角山,形势扼要。忽必烈征大理时曾至此,元代分属百户管理。清雍正五年(1727),划归西藏,设贡觉宗(相

  • 张伯简

    1898—1926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字稚青。白族。云南剑川县人。自幼勤奋学习,毕业于大理省立第二中学,以语文、书法见长。1918年去广州。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冬在巴黎加入中国共

  • 工资地

    又作工作地,藏语“列新”、“腊新”的意译。旧时西藏封建领主庄园和部分※差巴,为役使※堆穷等的劳动力耕种其自营地(※俄新)或※差地,而给被役使者分予的,名义上用以抵作工资的土地。实际上此种土地的收入远不

  • 南诏奉圣乐

    唐代南诏国著名乐舞。异牟寻在位时(779—808)编创,经西川节度使韦皋改编。贞元十六年(800年),献给唐德宗,曾在长安皇宫麟德殿内演出,后被列为唐代14部乐舞之一。据文献记载,舞蹈者穿南诏衣,戴黑

  • 图伯特

    ①(1755—1823)清代新疆锡伯族将领。一译图默特。姓伊拉里氏。乾隆二十九年(1764),随父母自盛京(今沈阳)移住伊犁,编入锡伯营正蓝旗(七牛录)。三十八年(1773)应试,为披甲。后逐级擢升。

  • 绥远蒙文半月刊

    绥远省政府秘书处刊物。1929年创刊,石印,16开,塞北通讯社编辑。以传达政令、沟通蒙汉关系为宗旨。内容有省闻、蒙闻、公牍、讲演等栏目。每期出400份,分送内蒙古乌兰察布、伊克昭两盟13旗、各省区政府

  • 公哥罗古罗思监藏班藏卜

    1299—1327元代乌思藏高僧、仁宗、英宗、泰定帝三朝帝师。出身于萨迦款氏家族。为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之侄孙,萨迦寺座主达尼钦波·桑波贝之子。元至大二年(1309),被元武宗迎至大都(今北京)。延祐

  • 玛沁

    县名。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东北部。东邻甘肃玛曲县、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北接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兴海两县,西接本州玛多、达日两县,南界甘德县。为果洛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史载,汉至隋唐,部分

  • 回回司天监

    元明两朝掌管回回天文历法的机构。又称“回回司天台”。多由回回学者主事。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始设回回司天台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以札马鲁丁为提点。十七年(1280),置行监。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