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榆林窟

榆林窟

中国佛教石窟建筑之一。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西南75公里处榆林河两岸山谷之东西两侧。始凿于北魏前,后北魏及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修建。现存洞窟41个,其中东崖30窟、西崖11窟。有壁画者20窟。塑像与壁画以唐宋居多,也有不少西夏与元代作品。部分壁画上还有西夏文题字。洞窟形制及艺术风格与莫高窟相似,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国子监官学

    见“八旗官学”(29页)。

  • 东科尔呼图克图二世

    见“允天嘉木措”(402页)。

  • 米谷

    参见“最玛”(2221页)。

  • 养夷

    见“怛逻斯”(1501页)。

  • 俄笃低

    彝语音译,意为“坏骨头曲诺”。解放前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曲诺等级内以血统划分的阶层之一。即所谓在曲诺等级中混入低下等级或其他民族骨血的人。一般不能与“俄笃伯(好骨头曲诺)”通婚,少数富裕户可通过重

  • 伊勒奇

    见“越里吉”(2190页)。

  • 内务府三旗

    清代以上三旗包衣人组成,供皇宫兵卫、体役之需。京师内府三旗,初隶领侍卫内大臣,后统于总管内务府大臣。每旗设5参领、5满洲佐领、6旗鼓佐领,正黄旗加设2朝鲜佐领,正白旗加设1回人佐领(又加设一“番子佐领

  • 额亦都

    1562—1621后金开国元勋。五大臣之一。满族。钮祜禄氏。世居长白山。阿陵阿巴颜孙,都灵阿巴图鲁子。童年,父母为仇人所害,匿邻人家,得免于难。年13,杀仇人,避居嘉木瑚(今新宾满族自治县境内)姑母家

  • 秃发利鹿孤

    ?—402十六国时期南凉国主。河西鲜卑人。秃发氏。※秃发乌孤弟。原任凉州牧、西平公。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兄卒,嗣位。徙居西平(今青海西宁市)。次年,改元建和。遣弟秃发傉檀败后凉兵于三堆,并进围其

  • 瓦特

    达斡尔族的传统食品之一。糕点的一种。达斡尔语音译。制法:将稷子米面拌以稠李子或山丁子(均为野果)面,加糖拌牛油后压成糕片的食物。达斡尔族多于年节制作、食用,也是婚丧时用以款待客人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