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国维

王国维

1877—1927

近代著名学者。浙江海宁人,字静安,号观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赴上海,掌时务报馆文牍,业余入东文学社习日、英语,喜读康德、叔本华、尼采著作,思想颇受影响。后历在湖北农业学堂、江苏通州、苏州师范学堂任教。三十二年(1906)赴京任学部图书馆编译。辛亥革命后,流寓日本东京,辛勤治学。1916年归国,任上海哈同氏《学术丛编》编辑。在沪期间,著述渐多。后赴北京,于1923年夏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任清华学校(后改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1927年夏,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生平治学方面甚广,先后涉及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西北地理、蒙古史等学科,皆造诣精深,并以突破性的成就发表为各种创作、考释、校注、跋论、专文,在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其名著,文学方面有《人间词话》,戏曲方面有《戏曲考源》、《宋元戏曲史》,殷周汉魏金石文及古史研究、敦煌文献研究等方面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周制度论》、《胡服考》、《毛公鼎考》、《散氏盘考释》、《古史新证》、《周开国年表》、《汉代古文考》、《魏石经考》、《唐写本敦煌杲户籍跋》等,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方面,有《西域井渠考》及《鞑靼考》、《辽金时蒙古考》、《圣武亲征录校注》等有关蒙古史研究的奠基性名作。1905年曾辑旧撰诗文为《静安文集》行世。1921年复辑辛亥革命后重要论著成《观堂集林》20卷,1932年刊行。其遗著有罗振玉汇辑的《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及赵万里等重订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猜你喜欢

  • 延优

    ?—227高句骊国第十世王。因似太祖大王宫生而开眼能视人,故又名位宫(位,高句骊语,相似之意)。故国川王男武弟。汉建安二年(197)故国川王死,无子,王后于氏矫命立之。兄发歧,愤未继立,以兵围王宫,逼

  • 乾祐元宝

    西夏汉文钱币名。铸于夏仁宗乾祐年间(1170—1193)。有铜、铁两种。传世铜钱有真、行二体书。轮廓规正,文字精美。有“通宝”钱。

  • 阿邻帖木儿

    元朝大臣。又作阿林铁木儿、阿怜帖木儿。畏兀儿人。秘书太监※阿的迷失帖木儿之子。善蒙古文,多闻识,历事数朝。由翰林待制累迁荣禄大夫、翰林学士承旨。仁宗时(1311—1320年在位),奉诏译《贞观政要》、

  • 元顺宗

    见“答剌麻八剌”(2240页)。

  • 西康马帮

    系指解放前西康(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在拉萨经商的20—30家寺院和世俗商人,赖以运输货物而结成的骡马商队。所运货物多为川边和内地出产的茶叶、绸缎以及其他杂货。

  • 宇文节

    唐朝大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先世为匈奴茵裔,后称鲜卑宇文氏。隋礼部尚书平昌公宇文㢸孙。贞观(627—649)中,为尚书右丞,明习法令,以干练见称,深得太宗李世民赏识。高宗永徽二年

  • 满济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一译曼济。绰罗斯氏。※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小策凌敦多布长子。雍正九年(1731),随父领兵进犯喀尔喀,受命带兵3千攻掠鄂尔海、锡拉乌苏诸地,被击败,集残众自哈布塔克

  • 吉金铃

    见“圣佑庙”(650页)。

  • 土默特高等学堂

    清内蒙古学校名。雍正二年(1724)土默特旗当局在归化城文庙西设立土默特旗官校,选收蒙古贵族子弟学习蒙、满、汉文,是内蒙古地区最早的学校之一。初仅有学生9名。不久改名为“启运书院”,学生增加到90人。

  • 赤年松赞

    吐蕃赞普。又作赤尼雅松赞或祥杜诺阿瑞。《唐书》称揭利失若。※拉托托日宁赞与诺萨芒波洁之子。其任赞普期间,雅隆部落经济有长足进步,据《拉达克王统记》载,牧地与农田相接,串连湖泊,引水、开沟渠;蓄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