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爰部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侗族民歌。主要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湖南通道及贵州从江、玉屏等地。分“耶”和“嘎”两大类。“耶”是唱跳结合的集体歌舞,无乐器伴奏。其中又分“耶堂”和“耶补”两种类型。“耶堂”于春节期间演唱。届时男女分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跨济尔玛台河、鄂尔浑河。东至奎索接土谢图汗旗界,西至察汗山接赛音诺颜部中前旗界,南至噶尔噶图,北至鄂尔浑河接额鲁特前旗界。有佐领1。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本准噶尔后裔,初依噶尔丹,
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之一。以模仿挤奶动作,故名。劳动之余,青年妇女在轻快的节奏中翩翩起舞,模仿挤奶过程中的各种动作,舞姿优美轻柔,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抒情风味,尤以抖肩,翻腕等动作著称。表现出蒙古族劳动
见“俱战提”(1888页)。
见“库页岛”(1109页)。
即“斡剌纳儿”(2427页)。
①珞巴族家长奴隶制家庭中奴隶对蓄奴主妇的尊称。又作阿腰,珞巴语音译,原意为“奶奶”,转意为“女主人”。 ②崩尼部落古时血亲“类别式”亲属制,即对母系氏族女性的一概称谓,意为“奶奶”。 ③崩尼部落人对岳
1880—1936革命烈士。原名肖福祯。四川成都人。回族。家贫,幼聪颖,勤奋,就读于成都清真西寺,学习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典。结业后任该寺开学阿訇。1923年任中坝县清真寺阿訇,举家迁此。1935年4
即“慕容曦皓”,一说非同一人,乃慕容曦皓之昆仲。
1912—1991藏学家、因明学家。字森田。河北安新人。出生于农民家庭。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专攻印度哲学和佛家哲学。毕业后留在当时哲学系主任、著名哲学家汤用彤身边当助手。1935年夏转入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