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硕德八剌

硕德八剌

1303—1323

元朝第五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长子。蒙古语尊称格坚皇帝。幼从汉儒读经史,通汉族封建文化。仁宗延祐三年(1316),立为皇太子,兼中书令、枢密使,参决国政。七年,仁宗死,即帝位。对右丞相铁木迭儿恃仁宗母太皇太后答己权宠,把持朝政,私怨杀先帝旧臣杨朵儿只、萧拜住等,甚不满,委任拜住为中书左丞相,以抑制其势。以谋废立罪,杀答己幸臣阿散、黑驴、脱忒哈、失列门等。为防止武宗后人争夺汗位,于至治元年(1321)远徙武宗次子图帖睦尔于海南,以去其势。二年,铁木迭儿、答己死后,以拜住为右丞相,整治朝政。追查铁木迭儿之不法,籍家,毁碑,追夺官爵及封赠制书,清除余党,诛其子八思吉思,黜其子班丹。在位期间,励精求治,汰冗官,举贤能,提倡“台宪用人,勿拘资格” (《元史》卷28);轻赋役,举农桑,恢复称海、五条河屯田,以官牧畜、旷田赐民以屯种;加强法制,命纂集世祖以来累朝格例2539条,汇成《大元通制》颁行;提倡文治,命纂修累朝仪礼,勉励国子学,命世家子弟入学受教。这些革新措施遭到铁木迭儿余党及部分蒙古贵族反对。三年,由上都返京途经南坡,被铁木迭儿义子御史大夫铁失等弑于宫幄。泰定元年(1324),追谥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

猜你喜欢

  • 女真馆华夷译语

    见“女真译语”(147页)

  • 祭舍勐

    旧时德昂族对社神的祭祀活动。流行于云南瑞丽地区。每年夏历二、三月春耕前,全村集体举行祭祀。各村寨在村边林中,盖一茅草竹楼,作为社神住所,每年修葺一次,竹楼中平常供两陶罐清水。祭社神时,各家用大米舂成米

  • 德力格丁

    部分鄂温克族人信奉的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地区。人脸长疥疮时供之,祭物是小米粥和狍胸骨。偶像为桦树皮或红铜剪成的一老翁面具,悬挂在门上。

  • 东科尔·达瓦坚赞

    1476—1556东科尔寺一世活佛。藏族。生于青海巴尔康东科尔地方。父绒布隆巴,家贫,以乞讨为生。他幼年出家,赴木雅热甫岗拜师学经。后转赴西藏,在色拉寺下院绒布康村,拜绒布格底曲杰为师,尽学佛典。后返

  • 立春仪

    契丹节日仪俗。立春之日。皇帝出就内殿,拜先帝御容,臣僚于殿前石阶合班,拜。帝进御容酒,戴幡胜,并赐群臣。随之与土牛前上香,三奠酒,教坊动乐,侍仪使跪进彩杖。帝鞭土牛,臣僚跪左膝,受彩杖。司辰报春至,鞭

  • 团练使

    官名。唐安史之乱时始置。掌地方军事,由观察使、防御使兼任。辖区大者10州,小者3—5州。后由刺史兼任,仅辖本州。宋代为武将兼衔,官阶高于刺史,低于防御使。辽南面官各州皆置此官。西夏建国前党项首领多被授

  • 李从珂

    885—936五代后唐皇帝。934—936年在位。本姓王,镇州(今河北正定)人,生于平山,小字二十三。景福(892—893)中,其母魏氏被明宗李嗣源俘娶,遂收为养子,改姓李。从义父征战,屡有军功。同光

  • 马守真

    1633—1722中国伊斯兰教教派穆夫提门宦的创始人。道号“豪祖勒提·伯什勒力·勒比尼”。甘肃临洮人。回族。幼家贫,以务农、经商为业。后从事运输业,被称为“脚户哥”。康熙十二年(1673),赴西宁拜穆

  • 西夏文经幢

    西夏文石刻。明弘治十五年(1502)立。石质。由顶盖、幢身、基座组成,平面呈八角形。共两座。一号幢通高263厘米,二号幢通高288厘米。幢身第一面上部刻幢额3个大字“相胜幢”,第一行题款分别记明:明弘

  • 乌力楞

    鄂伦春族和游猎鄂温克人的一种公社组织。鄂伦春语音译,由通古斯语“乌力尔托”一词引申而来,意为“子孙们”。最初由同一父系祖先之三四代后裔的个体小家庭组成,户数不等,少则3—4户,多则10余户。户数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