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长孙俭

长孙俭

492—269

西魏、北周大臣。本名庆明。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北魏太尉、北平王长孙嵩五世孙,员外散骑侍郎长孙戫子。史称其“少方正,有操行,状貌魁梧,神采严肃”。年18,任员外散骑侍郎。孝昌(525—527)中,随尔朱天光破陇右宿勤明达等,封索卢侯。后为宇文泰所器重,从平侯莫陈悦,留任秦州长史、防城大都督,委以事,别封信都县伯。西魏大统三年(537),转西夏州刺史,总统三夏州诸军事。六年(540),任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合仆射。在州七载,务广耕桑,兼习武事,风俗大革,民安其业。十二年(546),授大行合尚书,兼相府司马。受宇文泰命改名为俭,迁尚书左仆射,加侍中。后复任东南道行台仆射、大都督、十五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废帝二年(553),任东南道大都督、荆襄等三十三州镇防诸军事。及梁元帝嗣位于江陵,乃密陈攻取之谋。后江陵平,受赐奴婢300口,镇江陵,进爵昌宁郡公。移镇荆州,总管52州诸军事、行荆州刺史。557年,周闵帝即位后,征为小冢宰。保定四年(564),拜柱国。天和元年(566),出任陕州刺史,总管7州(一作8州)诸军事。三年(568),以疾还京。次年,迁镇夏州总管,未及到任,卒于京师长安私第。追封鄫国公,谥文。

猜你喜欢

  • 参合陂之战

    北魏与后燕的一次战役。北魏建国后,势力逐渐强大,欲摆脱后燕鲜卑慕容氏的控制,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北魏登国十年(后燕建兴十年,395)五月,后燕慕容垂命太子慕容宝、辽西王慕容农、赵王慕容麟率兵8万,自五原

  • 平城

    北魏前期都城。又称代京。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秦为平城县治所。西晋建兴元年(313),拓跋猗卢以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为北都,修此城为南都,并于��水之阳黄瓜

  • 段疋磾

    即“段匹磾”(1695页)。

  • 蔼苦盖可汗

    即“斛律”(2084页)。

  • 洮儿河

    水名。洮儿,又写作洮尔、滔尔、淘尔、陶尔。始见于南北朝时史书,时称太鲁水(一作太岳鲁水、太沵水);唐称他(它)漏河(所指包括今洮儿河注入嫩江后之嫩江下游流段,有时还包括第一松花江);《辽史》作挞(他)

  • 鄂吉

    亦称“乌吉乌纲”。景颇语音译,意为“拉牛”。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对因某一纠纷引起的家族与家族、村寨与村寨及至“山官”辖区之间的武装抢牛事件的泛称。汉称“拉事”。大多因人命、杀伤牲畜、盗窃及债务与婚姻

  • 耶律万辛墓志

    见“北大王墓志”(535页)。

  • 北儋耳

    见“儋耳国”(2516页)。

  • 咄苾

    即“颉利可汗”(2166页)。

  • 纳西文

    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解放前,纳西族有两种文字,一种叫东巴文,另一种叫哥巴文。未能在群众中广泛使用。解放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3工作队和云南省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共同对纳西语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