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孔颖达

孔颖达

【生卒】:574—648

【介绍】:

唐冀州衡水人,字冲达,一作仲达。少就学,诵记日千余言。及长,尤明诸经,善属文,通步历。隋末,登进士第。炀帝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入唐,历迁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尝受诏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有集。


【生卒】:574-648

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精通经传、历算,善属文。隋末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入唐为秦府文学馆学士。贞观时助修《隋史》、五礼及《五经正义》,撰《孝经义疏》。官至国子祭酒,并侍讲东宫。图像凌烟阁。(,参见《新唐书》)


【生卒】:574—648

【介绍】:

唐冀州衡水人,字冲达,一作仲达。少就学,诵记日千余言。及长,尤明诸经,善属文,通步历。隋末,登进士第。炀帝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入唐,历迁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尝受诏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有集。


【生卒】:574-648

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精通经传、历算,善属文。隋末举明经高第,授河内郡博士。入唐为秦府文学馆学士。贞观时助修《隋史》、五礼及《五经正义》,撰《孝经义疏》。官至国子祭酒,并侍讲东宫。图像凌烟阁。(,参见《新唐书》)


【生卒】:574—648

【介绍】:

唐冀州衡水人,字冲达,一作仲达。少就学,诵记日千余言。及长,尤明诸经,善属文,通步历。隋末,登进士第。炀帝尝召天下儒官集东都,诏国子秘书学士与论议,颖达为冠,又年最少。老师宿儒耻出其下,阴遣客刺之,匿杨玄感家得免。入唐,历迁国子博士、国子司业、国子祭酒。与诸儒议历及明堂事,多从其说。尝受诏与颜师古等撰《五经正义》。有集。


猜你喜欢

  • 刘贶

    【介绍】:唐徐州彭城人,字惠卿。刘知幾子。好学,博通经史,明天文、律历、音乐、医算之术。知幾卒,有诏访其后,擢起居郎。历右拾遗内供奉。有《续说苑》、《天官旧事》、《六经外传》等。

  • 阎鼎

    字台臣,天水(今甘肃甘谷东)人。初为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参军,转行豫州刺史事,镇许昌。永嘉末,洛阳陷落,怀帝被刘聪所俘。拥秦王邺入长安,与雍州刺史贾疋等立司马邺为皇太子,自为太子詹事,总摄百揆。后与梁综、

  • 韦孟

    西汉鲁国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始家居彭城,为楚元王之傅,后又为其子夷王及孙楚王戊傅。戊荒淫无道,作诗讽谏。王不听,遂去位,徙家于邹。后卒于此。【介绍】:西汉楚国彭城人。为楚元王傅。历相三王,至刘戊

  • 李猷

    【介绍】:宋河内人。善画鹰鹘,曲尽神态之妙。

  • 韦贞伯

    【介绍】:唐襄州襄阳人。韦济孙。初为监察御史。德宗贞元二年为蓝田令,有善政,下诏褒美,迁舒州刺史。九年,为御史中丞,不避权要。后官给事中。

  • 朱诰

    【介绍】:宋惠州归善人,字少扬。少颖悟,七岁受《论语》、《孟子》,再读即能诵。长嗜学,通六经百家言,为文不趋时好。才未展而早卒。

  • 原壤

    【介绍】:春秋时鲁国人。孔子之故旧。其母死,孔子助其治丧,原壤登柩而歌,孔子佯为弗闻。又曾踞坐以待孔子。孔子以“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责其无行。

  • 魏树德

    陕西蒲城人。嘉庆十五年举人,授高陵训导。为寻客游之父,历广东、福建,得归葬。母卒后,庐墓三年。

  • 李师晦

    【介绍】:唐宗室。初在刘悟幕府,见悟子刘从谏恣横,假言求长生术,不与事。后擢为伊阙令。

  • 崔駰

    【生卒】:?-92字亭伯,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出身官宦世家。少游太学,与班固齐名。和帝时,为车骑将军窦宪属吏,以谏言激切,出为长岑长。遂绝意仕进。通《易》、《诗》、《春秋》诸经,博学有才,为著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