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人物>隋文帝

隋文帝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541-604

即杨坚。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世居武川镇。袭父忠隋国公爵。女为周宣帝皇后。宣帝卒,坚入总揽朝政,封隋王。杀宗室,平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拥周起事。大定元年(581)代周自立。国号隋,年号开皇。开皇七年灭后梁,九年灭陈。继续推行均田制,重编户籍。确立三省制,地方仅设州、县两级。废九品官人法,由吏部铨选九品以上官吏。完善府兵制。励行节俭,注意民生。天下称治。性猜忌好杀,用法严峻,虽亲子不少宽待。至晚年元勋功臣或杀或黜,罕有存者。仁寿四年被太子广杀死。(一,,参见《北史》)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生卒】:541-604

即杨坚。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世居武川镇。袭父忠隋国公爵。女为周宣帝皇后。宣帝卒,坚入总揽朝政,封隋王。杀宗室,平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等拥周起事。大定元年(581)代周自立。国号隋,年号开皇。开皇七年灭后梁,九年灭陈。继续推行均田制,重编户籍。确立三省制,地方仅设州、县两级。废九品官人法,由吏部铨选九品以上官吏。完善府兵制。励行节俭,注意民生。天下称治。性猜忌好杀,用法严峻,虽亲子不少宽待。至晚年元勋功臣或杀或黜,罕有存者。仁寿四年被太子广杀死。(一,,参见《北史》)


【生卒】:541—604

【介绍】:

即杨坚。隋朝创建者。弘农华阴人,小字那逻延。杨忠子。北周时袭父隋国公爵。女为北周宣帝皇后。任丞相,总揽朝政。旋废静帝而杀之,自立为帝,建立隋朝。开皇七年亡后梁,九年灭陈,结束西晋末年以来三百年分裂局面,统一全国。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兵制,以考试选拔人才,废除九品中正制,各项措施于后代影响较大。仁寿四年病重,为太子杨广所杀。在位二十四年。


猜你喜欢

  • 张敬达

    【生卒】:?-936小字生铁,字志通,代州(治今山西代县)人。少从后唐庄宗平河南,为检校工部尚书。明宗时历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钦州刺史、大同军节度使等职。清泰年间石敬瑭举兵反,末帝任他为太原四面招讨

  • 安德海

    【生卒】:1844—1869【介绍】:名或作得海。清直隶青县人。童年自宫,入内廷为宦官,人称小安子,奔走得力,深得慈禧宠任,权势日增,朝野侧目。同治间受慈禧授意,往苏州采办龙袍,路途张扬跋扈,多为不法

  • 兰殊

    【介绍】:十六国时前秦人。事苻洛为将。从洛举兵攻苻坚,兵败被执,苻坚赦之,署为将军。

  • 鲍叔牙

    【介绍】:春秋时齐国大夫。少与管仲友善,管仲家贫母老,叔牙常资助之,成莫逆之交。齐襄公时,叔牙为公子小白傅。后因齐乱,随公子小白出奔莒;管仲则随公子纠出奔鲁。及襄公被杀,纠与小白争夺君位,管仲袭小白归

  • 蒋启扬

    【生卒】:1795—1856【介绍】:清广西全州人,字明叔,号玉峰。道光二年进士,以知县铨发江西,累迁河南分守河北兵备道,加按察使衔,署河东河道总督,所至有治绩。卒于河堤工次。有《问梅轩诗文集》、《宦

  • 傅定

    【介绍】:宋婺州义乌人,字敬子。傅寅从子。为寅所遣往建安,受业朱熹之门,以刻苦用心为熹所称。既得微言奥旨,乃归,与诸弟共讲。

  • 独吉思忠

    【介绍】:金女真人,本名千家奴。章宗时为行省都事。累官西北路招讨使,修筑塞墙近六百里。止用屯戍军卒,役不及民。卫绍王时,官至平章政事。大安三年,与完颜承裕将兵屯边,不设备,蒙古兵至,弃乌沙堡而走,坐解

  • 孟说

    【介绍】:战国时秦国人。有勇力,与秦武王戏,比举鼎。武王举鼎绝膑,死。族孟说。

  • 莫荃

    【介绍】:宋昭州人。周渭妻。五代末渭避难北走,不暇与之诀。时二子幼小,其年尚少,父母欲嫁之,泣誓不从。历二十六年复见渭,时人异之,称为“节妇”。

  • 童品

    【介绍】:明浙江兰溪人,字廷式,号慎斋。弘治九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历两考,致仕归。家居读书,失明而卒。有《春秋经传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