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穆泰、陆睿兵变

穆泰、陆睿兵变

北魏孝文帝在位(公元471年——499年)时,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反对迁都洛阳的一次军事政变。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迁都引起了鲜卑贵族中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二十年冬,孝文帝任命穆泰为征北将军、定州(今河北定县)刺史。穆泰以身患疾病为由,要求到恒州(今山西大同东北)任职。孝文帝答应其要求,令原恒州刺史陆睿与之对调。陆睿尚未离州,穆泰先已到任。穆泰反对迁都,与陆睿密谋举兵,实行武装反抗。他们联络魏宗室安乐侯元隆,抚冥将军元业,骁骑将军元超,射声校尉元乐平,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东北)太守元珍,镇北将军、乐陵王元思誉,曾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镇将的元拔,以及阳平侯贺赖头,拥立阳平王、朔州(今内蒙和林格尔北)刺史元颐为帝。元颐将此政变阴谋密报朝廷,孝文帝遣心腹大臣元澄前去平叛。元澄倍道兼行,出其不意,赶至代郡,派随员李焕单车先入代城。穆泰计无所出,率麾下数百人进攻李焕,兵败而逃, 至城西被擒。元澄随即入城,将陆睿、元隆等百余人下狱。孝文帝亲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将穆泰、元业、元隆、元超等斩首,陆睿赐死狱中,元思誉免为庶人,彻底粉碎了这一政变阴谋。

猜你喜欢

  • 封狼居胥

    封,指积土为坛于山上,封以祭天。狼居胥,古山名。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将五万骑出代郡(治所在今河北蔚县西南)塞二千余里,绝大漠,共获匈奴七万余人,左贤王兵将皆败逃。霍去病率将士封狼居胥山(

  • 尧舜禹禅让

    黄帝以后,华夏部落联盟吸收了夷人中的一些部落,发展到黄河中游的大平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也更加完善。相传尧(陶唐氏,名放勋)为部落联盟首领日久,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的问题,四岳(四方部落首领、

  • 白马驿之祸

    唐末权臣朱全忠(即朱温)谋夺帝位,诛杀朝廷名士的事件。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唐朝权臣、梁王朱全忠为减少其称帝阻力,谋除朝廷名臣。宰相柳璨素为朝廷宿臣所轻,盛赞其谋。谋士李振屡举不第, 亦深疾缙绅之

  • 籍田礼

    古代帝王于春耕前举行的亲耕农田的典礼。《诗经·周颂·载芟》: “噫嘻成王,既昭假尔,率是农夫,播厥百谷。”《诗序》说: “《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可知籍田礼是为奉祀宗庙,祈求社稷,劝农耕作而举行

  • 中日朝鲜撤兵条约

    见“中日天津会议专条”。

  • 输籍法

    即输籍定样。隋朝确定户等及纳税数额的方法。隋文帝为搜括户口,采纳宰相高颖建议,行输籍之法,即由中央确定依据资财划分户等的标准,从轻定额,写成“定簿”,称为“输籍定样”,颁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由县

  • 王振专权

    宦官王振,初侍英宗于东宫,英宗即位后,命掌司礼监,倍加宠信,呼为“先生”。王振擅作威福,贪污受贿,矫旨引荐同党,陷害政敌,凡是对他不满的人,均遭迫害。公侯勋戚尊他为“翁父”。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 德顺军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完颜亮发兵大举攻宋,宋金战争重开。金西道行营将领徒单合喜率兵据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企图南进。宋将吴璘率军击退之,收复大散关及陕南、甘东许多州

  • 侵缅战争

    元朝对缅甸的侵略战争。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十年,元朝两次遣使诏缅国蒲甘王朝那罗梯诃波王归附纳贡,均未达目的。至元十四年,缅王以干额(今云南盈江)总管阿禾内附,出兵数万进犯,为元军所败。同年十月

  • 捐纳

    清朝公开卖官鬻爵的一项制度。清代选官主要靠科举,另有捐纳为其补充。地主分子通过捐钱、捐米,现任官可以提级;降职、革职官可以复职;候补官可以优先选用;没有官职的可以取得官职。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