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隋末农民大起义

隋末农民大起义

七世纪初年推翻隋王朝的农民大起义。隋炀帝在位期间, 由于大兴土木,南巡北游,三征高丽,造成赋税、兵役、徭役极为繁重。农民耕稼失时,田畴多废,河北、山东一带尤甚。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山东长白山(今山东邹平南)首先爆发了王薄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同时在今山东起义的还有刘霸道、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窦建德等多股义军。大业九年,农民起义扩展到全国各地:山东有杜彦冰、王润、李德逸、韩进洛、孟海公、孟让、郭方预、孙宣雅、吕明星等;河北有格谦、卢明月等;河南有韩相国等;江淮有刘元进、朱燮、管崇等。陕西有向海明等;甘肃有白瑜娑等;广东有梁慧尚等。此后起义军日见增多,重要的达一百余支,遍布黄河、淮河、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起义高潮。隋王朝采取各种手段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山东、河北一带分散作战的义军先后失败。大业十二年以后,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农民军逐渐汇成三支主要力量,即河南的瓦岗军(以翟让、李密为首)、河北义军(以窦建德为首)和江淮义军(以杜伏威、辅公祏为首)。瓦岗军据有河南大部郡县,直接威胁隋东都洛阳,建立了农民政权——魏,多次击败隋军主力王世充部。河北义军据有河北大部郡县,建立了农民政权——夏,消灭了隋军另一主力宇文化及部。江淮义军据有江淮间广大地区,切断了隋朝的漕运通道,直接威胁隋炀帝盘踞的江都城(今江苏扬州), 也建立了农民政权。在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隋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大业十三年,梁师都、刘武周、薛举、李轨、肖铣、李渊等隋朝旧官僚相继打出反隋旗号,割据一方。炀帝死后,隋军主力王世充、宇文化及也自称皇帝,建立割据政权。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渊称帝长安,建立唐朝。后经多年兼并战争,终将各地义军和各割据势力一一削平,统一全国。

猜你喜欢

  • 卫国

    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以原商都周围地区封予周武王弟康叔,建立卫国。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康叔在受封时,分到了以从事手工业为主的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

  • 兴中会

    1894年11月24日(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七日)由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不久,孙中山与邓荫南等抵香港,适辅仁文社领导人杨衢云、谢瓒泰等有志反清,便与之结合。1895年2月21日

  • 楚?掩治赋

    公元前548年,楚司马��掩奉令尹子木之命治理军赋,统计楚国军械数。他将楚国所有土地进行登记,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土地和山林、沼泽、丘陵等分别加以测量,根据其收入多少,制定出各

  • 五禽戏

    古代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提倡者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其方法是效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和姿态,活动人体的各个部位,借以舒通血脉,增强体质,防治疾病,达到养生祛病,益寿延年的目的。这种方法,是

  • 东厂

    官署名。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清除建文帝余党,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宦官提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

  • 黄池之会

    春秋末年吴为称霸中原召集中原诸侯举行的盟会。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在战败齐国,威服鲁、卫等诸侯的基础上,会晋、鲁二国国君及周卿士单平公于黄池(今河南封丘)。会上,晋、吴二国争做盟主、相持不决。这时,

  • 晋灭赤狄

    春秋时期,华夏族称世居太行山西麓的媿姓少数族为赤狄。赤狄长期与晋国为邻,有东山皋落氏、潞氏、甲氏、留吁、铎辰与��咎如等部,与晋时战时和,并曾有过婚姻关系。春秋前期,赤狄各

  • 高永昌起兵

    渤海士兵反辽事件。天庆六年(公元1116年)正月,辽阳府(今辽宁辽阳)渤海少年十余人起义袭杀残暴虐民的辽东京留守肖保先。户部使大公鼎继摄留守事,与副留守高清明调集奚、汉兵大肆屠杀群众,引起当地人民极端

  • 大贺氏联盟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契丹首领大贺氏摩会在唐朝支持下,当选为八部部落联盟长,大贺氏联盟正式形成。至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其最后一个联盟长邵固被杀,大贺氏联盟结束,前后共延续一百余年。在此期间

  • 南齐

    朝代名,南朝之一。肖道成建立,为和北朝的北齐区别,史称南齐。宋后废帝刘昱时,肖道成因平叛有功,晋升为中领军、尚书佐仆射,执掌刘宋军政大权。后杀掉后废帝,立顺帝刘准。升明三年(公元479年)四月, 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