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川集

临川集

一百集。宋王安石(1021-1086)撰。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三年(1043)进士,任淮南判官,知鄞县,历任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点。嘉祐三年(1058)入为度支判官,上万言书,以变法为言。不久,直集贤院、知制诰。神宗即位,命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力主变法。三年(1070),拜宰相。先后推行青苗、水利、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法,并改革科举整顿学校,全面实行新法。熙宁七年(1074)四月,由于司马光、文颜博、吕公著等人强烈反对,神宗动摇,变法失败。王安石被罢相,任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次年,改集禧观使,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荆国公。王安石性格倔强,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曾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其文雄健峭拔,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遒劲清新,词风豪气纵横。著有《周官新义》、《学说》等。此集全名为《临川先生文集》。全书按古诗、律诗、挽辞、集句、四言诗、赋、铭、赞、书疏、奏状、札子、内制、外制等顺序排列。校语附记在每卷之末。书前有明人王宗沐等序,卷末有明人章汝明等书后。另将岛田翰等人所辑王安石诗、文、词佚篇汇为《补遗》一卷附于后。王安石文集版本向来很多。有南宋龙舒《王文公文集》刻本、明嘉靖间的应氏本和何氏重刻本等。

猜你喜欢

  • 敦煌零拾

    七种,七卷。清末民国罗振玉(详见《云窗丛刻》)编。丛书所收敦煌零残卷中关于诗词小说的著作七种:韦庄《秦妇吟》、《云谣集杂曲》三十首、《季布歌》、《佛曲三种》、《俚曲三种》、《小曲三种》、《搜神记》一卷

  • 明季新乐府

    二卷。《附录》一卷清胡介祉撰。生卒年未详。胡介祉字存仁,号循斋,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礼部尚书衔。秘书院学士兆龙之子。康熙间官湖北佥事道。此书共六十首,皆咏明季事。每首各有小序,注其本末。时《明史》尚

  • 孝经皇氏义疏

    一卷。梁皇侃(488-545)撰。清马国翰辑。侃一作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朝梁经学家。著述有《论语义疏》、《礼记讲疏》、《礼记义疏》、《孝经义疏》等。《孝经皇氏义疏》,隋志作三卷,唐志同,书已亡

  • 针经

    见《灵枢经》。

  • 沈君庸先生集

    二卷。明沈自征(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沈自征,字君庸,江苏吴江人。沈璟之侄。生卒年均不详。崇祯十三年(1640)曾被为国子祭酒荐,辞不就。事迹具详邹漪撰传。自征少有才,工曲,著有杂剧《渔阳三弄》(

  • 古香山馆文存

    九卷。清彭洋中(1803-1864)撰。生平见《古香山馆诗存》条。彭洋中著有《古香山馆诗存》。此文集九卷。卷一为《家传》七篇。卷二为《彭氏先世家传》二十六篇。卷三为《彭氏妇女传略》十篇,都是彭洋中修家

  • 中国度支考

    一卷。英国哲美森撰。美国林乐知译。哲美森,清时英国驻沪领事。曾考查研究中国度支情况,将光绪三十年(1904)至三十三年间的京外奏报辑录成编,共三十七条,先分条计出入数字,然后总计全国每年出入清单。是书

  • 长汀县志

    二十六卷,清陈朝义纂修。陈朝义,乾隆年间任长汀县知县。康熙五十七年(1718)邑令张文伟曾纂修邑志一部。陈朝义任县令后,以康熙张志为底本,参以省志郡志,又广加搜采,辑成此书。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

  • 进呈穷理学

    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撰。怀仁字敦伯,一字勋卿。幼年入耶稣教会。顺治十六年(1659)来华,初在陕西传教,后被召至北京,因杨光先事件而入狱,不久被释放出狱。怀仁一生著述甚富,其中关于天文

  • 繁露园集

    二十二卷。明董复亨(约1605前后在世)撰。董复亨,字元仲,元城(今河北大名)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外转布政司参政,未任而卒。著有《繁覆园集》。是集为董复亨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