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久芬室诗集

久芬室诗集

六卷。清郑襄撰。生卒年未详。郑襄字赞侯,一字湛侯,湖北江夏人。官安徽全椒县知县。此集凡六卷。自咸丰二年(1852)迄光绪十五年(1889),共存古近体诗八百二十五首。由挚友陈克劬选定。冯志沂评云:“深湛之思,古隽之调,而出以和平,寝馈古人者深矣。”黄长森赞云:“宁瘦无肥,宁朴无枝,宁苦涩而无甜脂,庶几由陈而黄,而翱翔乎子美退之。此其为我湛翁之诗,彼俗入其胡可医。”边保桱跋云:“君自丙寅(1866)丁卯(1867)后,崎岖宦途,以及入秦赴蜀所作,均每进益上,直窥浣花之奥而哜其哉。咸同以来,断推一作家,时流罕其比也。从来诗家,必有一种真性情;随笔抒写,自有一种真兴象。穷其所至,不患不到古人。若作英雄欺人之技,则无进境矣。”作者不受此病,故所造益臻卓绝。郑襄与谭献,同为皖江循吏,以文章交友相砥砺。集中癸未岁(1883)皖城与谭献别后,途中书寄五古四首。有“昔为同林枝,今作离巢羽。物情有固然,那容置肺腑。感君意良厚,使我志羁旅。落落车立盟,此风盖已古”句,情深意浓。又丁亥岁(1887)谭献枉寄大集,即事奉怀二律。其一:“皖江遥隔楚江头,双鲤殷勤感旧游。萍梗最怜人聚散,文章宁与世沉浮。云间健翩纷黄鹤,湖上归心自白鸥。我亦频年乏长策,青天坐看曜灵流。”语挚情真。谭献推许郑襄诗,谓“古近体皆有内心。又谓师法杜陵,波澜老成,趋向甚正。”有光绪二十一年(1895)石门官刊本。

猜你喜欢

  • 福建通志

    ①六十四卷,清金鋐修,郑开极、陈栻纂。金鋐,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至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初年巡抚福建。郑开极,闽人,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陈栻,曾任广西苍梧道参政。

  • 尚书讲稿思问录

    二卷。清官献瑶撰。官献瑶字石溪,福建德化人,乾隆四年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讲稿系官献瑶在太学为诸生讲演时而作,官氏谦逊而不自以为是,故名其稿为“思问录”。卷首有自序,作于乾隆癸已(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

  • 知足斋丛书

    十三种,三十二卷。清黄奭(详见《汉学堂丛书》)编辑。本书约刻于《汉学堂丛书》之前,时编者任刑部浙江司郎中。十三种书为:清黄奭校《仓颉篇》,汉郑玄撰《周易注》,魏郑小同编《郑志》,晋张磻撰《汉记》,晋薛

  • 四书解细论

    不分卷。清李荣陛撰。荣陛字奠基,江西万载(今江西万载)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是书因辛廷芝《四书解》而作。廷芝号畹堂,与荣陛同邑友好。廷芝把所著《四书解》寄荣陛商榷。荣陛因为此书。曰细论,乃

  • 竹隐畸士集

    二十卷。宋赵鼎臣(约1101年前后在世)撰。赵鼎臣,字承之,自号苇溪翁,卫城(今四川盐源县)人。生卒年不详。元祐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鼎臣工诗,才气飘逸。曾

  • 左传文苑

    八卷。明钟惺(1574-1624)撰。惺字伯敬,号退谷,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行人,官至福建提学佥事。晚逃于禅。与同里谭元春评选《古诗归》、《唐诗归》,当时称为竟陵体。

  • 河洛先天图说

    二卷。清刘天真撰。刘天真字汝迪,号去伪,兴国州人。由岁贡生官任安仁县训导。其讲《易》,大旨认为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其六七八九之数,乃一二三四倚五而成。盖即参天两地而倚数之说。张尚瑗序之说

  • 增补广德州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裕文纂修。裕文,字秀岩,满洲镶蓝旗人,官安庆府同知,道光二十六年(1846)来守广德州。广德州志,自清乾隆五十七年修辑后,迄道光五年,州守张文凤已采辑完稿,因别迁他任而未竟。裕文来守

  • 闲居录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

  • 周易系辞桓氏注

    一卷。辑佚书,晋桓玄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桓玄字敬道,谯国(今安徽亳县)人,桓温之子,后篡晋称帝,国号楚。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随书·经籍志》载,其有《周易系辞》二卷,《唐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