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须堂集
二卷。清丁咏淇(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丁咏淇字瞻武,号菉滨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二须堂集》。此集为丁咏淇自编。所谓“二须”,取诸葛亮“学须静,才须学”语。共二卷。上卷书十二篇、序十九篇;下卷记二篇、传六篇、论二篇、辨一篇、说四篇、题跋五篇、书事二篇、家训十八则。集中别有《仰编序》,盖其笔记。又有《菉滨诗抄序》,为诗集序,然诗集今未见。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二卷。清丁咏淇(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丁咏淇字瞻武,号菉滨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二须堂集》。此集为丁咏淇自编。所谓“二须”,取诸葛亮“学须静,才须学”语。共二卷。上卷书十二篇、序十九篇;下卷记二篇、传六篇、论二篇、辨一篇、说四篇、题跋五篇、书事二篇、家训十八则。集中别有《仰编序》,盖其笔记。又有《菉滨诗抄序》,为诗集序,然诗集今未见。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绍。
四卷。清朱云锦辑。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清嘉庆二十二(1817),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以户口、田赋、仓储、盐漕、诸大政为纲,而以府县为目以
二卷。署亦畸编辑。亦畴清末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书后有跋,题其祖籍三韩,即今东北地区。跋中还称其祖于光绪癸未年建令辅堂,按期会讲。诸生有问答者,辄同他们反复辩论,回家后必转述给家塾,所录即其祖当年口
①十一卷。明沈惟炳纂修。沈惟炳,号炎洲,湖北孝感人,万历进士,历官香河县知县、通政史、工部侍郎、吏部左侍郎。香河旧无县志,沈惟炳任知县后,以前县令沈万钶辑县志稿为底本,参证府志及邻县志乘,并广征杂记,
二十四卷。明吴孝章撰。孝章字平子,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乃专门记载明代人的事迹。所录人物起自洪武,止于隆庆年间,共一百五十三人。其史料大抵钞录郑晓《吾学编》和王世贞《四部稿》而稍为改
六卷。清严我斯(约1679年前后在世)撰。严我斯,字就斯,一字存庵,归安(浙江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三年(1664)进士第一,官至礼部左侍郎,文章操行为时所重。此集中诗近体最多,古体仅占十之二三
①八卷。清徐政修,马驌纂。徐政字圣齐,吴郡人,顺治十四年(1657)任邹平县知县。马驌字宛斯,一字聪御,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知县。著有《左传事纬》,《绎史》。顺治十六年,徐政开局修志,延马
四十一卷。明黄一正(生卒年不详)编。黄一正字定父,扬州(今属江苏省)人。本书成于万历年间。《明史·艺文志》著录四十六卷。视其书目,自天文、地理至琐言、琐事,共四十六目,非四十六卷。书中所录的典故,割裂
三卷。作者与成书年代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子算经二卷”;《新唐书·艺文志》称“李淳风注甄鸾孙子算经三卷”。考其所涉及内容可知是秦汉以后隋代以前作品,编纂年代约在公元4-5世纪。传本《孙子算经》
明颜茂猷(生卒年不详)撰。颜茂猷著有《迪吉录》。本书分君臣、人伦、修治三门。书自序云:稽古之力,食报于诸圣人,所见亦云浅矣。
十卷。唐司空图(公元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