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四经通考

十四经通考

不分卷。未标明撰写者,只署“式楹”,根据卷首序言,“式楹”当是其字,序末有“白下星符氏记”,也不知姓名。本书虽然题名为《十四经通考》,实际上只有《礼记》类、《尚书》类、《四书》类、《春秋》类四类。《礼记》类礼经传授源流分为上下卷,王制、里亩二数分为上下卷,《礼记》释、注也分为上下卷。《尚书》类、《四书》类、《春秋》类都不分卷。其中《礼记》类“汉经源流辨”、“月令明堂位”、“乐记”三篇,辨论颇为详核。“释注”有序,称乃是柘塘氏所著,仍不详为何人。本书所作考论,大约意在发明郑学。《尚书》类只有《禹贡》一篇,追溯经文,断定“三江既入”,指的不是松江、娄江、东江,也不是北江、中江、南江,进而考定“震泽既定”中“震泽”指的是“太湖”,“九江孔殷”中“九江”指的是“浔阳江”而非洞庭,如同老吏断狱,要言不烦。《四书》类只有“亚圣年谱”,《春秋》类也只有孔子出生年、月、日和岁次,似乎与书名《十四经通考》不太相称,或者是书已残佚,或者是尚未成书。书中也有疏漏之处,如“逾境为坛位”释注,引《周礼》大司马注,“坛”读如同墠之“墠”,并考据说,《离骚》《九章》“燕雀乌鹊巢堂坛兮”注也读如“墠”。按,《郑风》“东门之墠”,释文:“‘墠’”作‘坛’,坛音善,依字当作墠”,正义也认为各本都作“坛”,读音为“墠”,属古字通用。这是显证而未加引用,不免疏漏。有嘉庆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平治荟萃

    见《金匮钩玄》。

  • 诗经简要

    一卷。清汪本原撰。本原安徽六安州(今六安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据书前自序知其为光绪年间人。此书为未完之作,上起《周南》,下迄《王风》,余者皆缺。多为折衷旧说,鲜有创见。有光绪年间刊本。

  • 周易本义通释

    十二卷。元胡炳文(1250-?)撰。胡炳文字仲虎,号云峰,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至大间(1308-1311),其族子为建明经书院,以处四方来学者。延祐中(1314-1320),受推荐任信州道一书院山

  • 上方山志

    五卷。清释自如、吴仁敌同撰。自如,上方山兜率寺僧。吴仁敌,江苏江宁(今南京)人。《上方山志》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共五卷。分名胜、人物、建置、文部、物产。其谓上方山曰,山在顺天府房山县西南四十

  • 安乐集

    二卷。唐代释道绰(562-645)撰。道绰,俗姓卫,并州(今山西省太原)汶水人。十四岁出家入寺,用功尤为刻苦,学法尤为勤奋。对《大涅槃经》特别有研究,曾开讲二十四遍。他继承北魏昙鸾一系净土思想,又从蒙

  • 别本公是集

    六卷。宋刘敞(1019-1068)撰。刘敞生平详见《春秋权横》十七卷辞目。有《春秋传》《续谥法》其文集久佚,今始从《永乐大典》编次成帙。此本乃钱塘吴允嘉从诸书中搜辑而成。考《宋文鉴》尚有所作《续谥法》

  • 唐子

    一卷。原题吴唐滂(252-?)撰,清马国翰辑。唐滂,字惠润,三国时吴人,生于吴太元二年(252),撰有《唐子》十卷,约成书于吴亡入晋之后,其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从《意林》、《北堂书抄》、《艺文类聚》、

  • 禹州志

    二十六卷,清朱炜修,姚椿、洪符孙纂。朱炜,字少庐,陕西咸宁(今陕西省长安县)人。由举人道光三年(1823)来任知州。姚椿,字春木,江苏娄县(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监生。洪符孙,字常甫,江苏阳湖(今江苏

  • 古音骈字

    共六卷(《古音骈字》一卷,《续编》五卷)。明杨慎(其生平著述见《奇字韵》)撰,清庄履丰、庄鼎铉(二人生平著述不详)续编。骈字指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由两个字记录的单纯词,用字没有一定,只要读音相同或相

  • 古香堂丛书十三种

    三十四卷。《附录》二卷。清王初桐撰。王初桐,字于扬,一字竹所。生卒年未详。江苏嘉定人。诸生。乾隆召试二等。四库馆滕录。议叙选齐河县丞。历署新城、淄川、平阴、寿光、潍县,及宁海州同。是编计诗集六种、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