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古棠书屋丛书

古棠书屋丛书

十八种,一百五十七卷。清孙錤、孙澍编辑。孙錤字野史,自号独学生,又号岷阳大布衣,蜀郫县(今属四川成都市)人。嘉庆时为国学生,但不事举业,与其弟孙澍构古棠书屋,闭门联榻,扬榷古今,不问外事。其为文力求奇崎,著有《蜀破镜》、《瘦石文钞》、《瘦石诗集》等。《古棠书屋丛书》为孙錤、孙澍兄弟共同辑刊,汇辑蜀贤著述及其兄弟所为诸书,共十八种,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收宋司马光撰《增补太玄集注》一种;史部收清郭善邻辑评清孙澍赘论《商邱史记》、清孙澍孙錤辑《杜主开明前志·岷阳古帝墓祠后志》、清孙錤撰《蜀破镜》、清孙澍辑《国朝古文选》等四种;子部收清简绍芳撰《杨文宪公(慎》年谱》、清佚名辑《学宫礼器图》等二种;集部收宋司马光撰《司马温公诗集》、清何金堂撰《何竹有诗集》、清岳钟琪撰《岳容斋诗集》、清许儒龙撰《许水南诗集》、清费锡璜撰《掣鲸堂诗选》、清李调元撰《童山诗选》、清孙冯撰《小方壶试律诗》、清孙澍撰《孙春皋诗文钞》、元虞集撰《虞文靖公道园全集》、明费经虞辑费密李调元续辑《蜀诗》、清孙錤撰《瘦石文钞》等十一种。其中《蜀诗》录入蜀诗人二百六十四家、选诗一千一百七十六首,对蜀中文献罗网颇备;《蜀破镜》记张献忠屠蜀之事,颇有价值。总的看,丛书保存了大量蜀中著述,颇可珍贵。但采辑前人之书无甚发明,断制无序,刊刻不精,是其明显短处。通行本为清道光中鹅溪孙氏刊本。

猜你喜欢

  • 仪礼今古文异同疏证

    五卷。清徐养原(详见《周礼故书考》)撰。是书列举郑注所载异文,为之疏证,凡是文有详略、义订两通之处,不再赘说。是书胜过宋世荦《疏证》,却逊色于胡承珙之《疏义》。例如,说古文多假借,又多从省,然而,纁裳

  • 谔崖脞说

    五卷。清章楹(生卒年不详)撰。章楹字柱天,浙江新城人。雍正癸丑进士,官至浙江青田教谕。《谔崖脞说》是章楹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都是记其随意抄撮之语,初名《噩捱脞说》,后改今名。卷一论述诗话,多记录同时代

  • 史要编

    十卷。明梁梦龙编撰。梁梦龙(1527-1602年),字乾吉,号鸣泉,真定(今属河北省正定县)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由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进右都御史,加太子太保。著有《海运新考》等书。所撰

  • 双峰存稿

    六卷。宋舒邦佐(1137-1214)撰。舒邦佐字辅国,一字平叔。江西靖安人。淳熙进士,授鄂州蒲圻主簿,旋改潭州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为官廉洁著称,其认为“吏蠹易滋,民冤难伸”。著有《双峰猥稿》、《厉

  • 曲阜集

    四卷。宋曾肇(1047-1107)撰。曾肇,字子开,南丰(今江西建昌县)人。曾巩之弟。治平四年(1067)进士,官至中书舍人、龙图阁学士。曾因元祐党籍,被贬为濮州团练副使,安置汀州。卒,追谥文昭。曾肇

  • 周易禅解

    十卷。明释智旭撰。智旭字藕益,号北天目道人,崇祯间住持江浙各地,著述颇丰。此书自序中所谓: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故全书解释卦爻皆援禅理。虽有敷会处,亦颇有可取者。卷一至卷七解六十四卦,卷八解系辞上传

  • 橡村集

    四卷。清朱缃(1670-1707)撰。朱缃,字子青,号橡村。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康熙年间候补主事。曾学诗于王士祯,所作诗文合乎法度。朱缃早年夭逝,故其诗骨格未成。本集分四卷:《风香集》、《吴船书屋集

  • 读书镜

    十卷。明陈继儒(1558-1639)撰。陈继儒,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与董其昌齐名。后隐居昆山之阳,筑室东余山。屡辞征诏。杜门著述。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书法苏轼、米芾,

  • 家规辑要

    无卷数。明胡爌(详见《拾遗录》条)撰。此书仿《温公家规》、《吕氏乡约》之意,采辑旧文,排纂成编。内容非常浅显,大概为中人以下而作也。有明刊本。

  • 摩尼教流行中国考

    法国人沙畹(1865-1918)、伯希和(1878-1945)合撰。沙畹治学严谨,著述颇多,其中尤以《西突厥史料》最为有名。伯希和系沙畹的学生,多次来华,曾著有《敦煌千佛洞》一书。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