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吴越纪余、附杂吟

吴越纪余、附杂吟

六卷。钱贵撰。钱贵字元抑。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书主要采辑吴越故事,分题编录,亦多附以论断。书前有正德五年(1510)自记,称其书有大纲三首:编年、书法、世家,另杂拟之十五事,共分成六卷。《吴越纪余》五卷、杂吟一卷,其所记述以吴为详,记越事稍略,而且所记内容皆习以为常之事,没有什么新异。此书有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猜你喜欢

  • 柳州诗集

    十卷。清陈增新(生卒年均不详)编。陈增新字子更,嘉善(今属浙江)人。顺治初,增新与同里魏学渠等结社相唱和,称“柳洲八子”。其后攀附者日众,共七十余人。著《柳洲诗集》。此集共十卷。今观其集,其诗体格相似

  • 红杏轩诗钞

    十六卷。清宋世犖(约1800年前后在世)撰。宋世犖,字卣勋,号确山,浙江临海人。生卒年均不详,翰隆五十三年(1788)举人。官至教习、陕西扶风知县。著有《红杏轩诗钞》、《确山骈体文》、《周礼故书疏证》

  • 钦定礼记义疏

    八十二卷。乾隆十三年奉敕撰。是书为《三礼义疏》之第三部。经文四十九篇,厘定为七十七卷。附载图五卷。其诠释七例亦与《周官义疏》相同。此《义疏》广采说《礼》诸家,于郊社、乐舞、裘冕、车旗、尊彝、圭鬯、燕饮

  • 周易传注

    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曾师事颜元,以六德、六行、六艺为学问之本,又从王余佑学兵法,从毛奇龄学乐律。官至通州学正。其学恪守颜元家法,主

  • 摄生消息论

    一卷。元邱处机(1148-1227)撰。邱处机,又作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栖霞县)人。据《元史·释老传》、《甘水仙源录》等书所述,邱处机十九岁就于宁海昆仑山(在今山东文登县西北

  • 左传古本分年考

    一卷。清俞樾(详见《周易评议》撰。《春秋》经与《左传》原本各自为书,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将经传合而为一,分《左传》之文于经文之下。而《左传》之文本来就不是每年各一篇,往往一篇中有几件事,一

  • 周易句读

    四卷。清周世金撰。世金有《易解拾遗》,已著录,生平事迹可详参。此书其例于每一句读各旁注句字读字,系辞以下则仅以黑白圈分章段。此书于蒙学多所俾益。卷首有欧阳厚均序,称此书嘉庆二十四年(1819)前尚无刻

  • 未灰斋文集

    八卷。《外集》一卷。清徐鼒(1810-1862)撰。徐鼒字彝舟,号亦才。六合(今江苏六合县)人。道光年进士。官至福宁知府。著有《周易旧注》、《小腆纪传》、《小腆纪年》。此集凡八卷。为徐鼒文集。据集前自

  • 铜梁山人诗集

    二十五卷。清王汝壁(?-1806)撰。王汝壁,字镇元,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铜梁(今四川铜梁)人。中进士后分吏部学习,曾任员外郎、礼部郎中,吏部郎中,直隶顺德府知府,保定府知府等职。乾隆五十五

  • 双桥随笔

    十二卷。清周召(生卒年不详)撰。召字公右,号拙庵,衢州(今浙江省衢县)人。康熙初,官陕西凤县知县。是书为其在耿精忠叛乱期间避兵山中所作。双桥,乃其山中所居之地名。该书卷端标名《受书堂集》,而《双桥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