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周易本义附录纂疏

十五卷。元胡一桂(1247-?)撰。胡一桂字庭芳。号双湖,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景定五年(1264年),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遂退居教授乡里以终。事迹具《元史本传》。胡一桂的父亲胡方平,从沈贵宝,董梦程学,著《周易启蒙通释》。而沈贵宝受《易》于董梦程,梦程受朱熹《易》于黄干。一桂继承家学,尤精于《易》。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易学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十七史纂》,并行于世。朱熹认为,“《易》只是卜筮之书”,主张于卜筮上推理义,撰《周易本义》。胡一桂乃取朱子《文集》、《语录》中有关于《易》者,附录于《本义》下,谓之《附录》;又取诸儒《易》说之不悖于《本义》者纂之,谓之《纂疏》。其书前十二卷为《本义》,十三卷为《五赞》,十四卷为《筮仪》,十五卷为《卦图》,包括胡一桂自作的卦象、爻象、卦序、卦互体四图及《十翼论》、《文言辨》、《本义启蒙论》三篇。论中有很多阙文,其前无《本义》所有的九图,《郑堂读书记》疑有缺佚。宋末元初讲学者门户最严,而新安诸儒于授受源流辨别尤甚。故胡一桂此书一以朱子《本义》为宗,如杨万里《易传》远宗程子,而早工吟咏,与范成大、陆游齐名,不甚以讲学为事,一桂竟无半字及之,盖以词人摈之也。倪氏《宋志补》载此书,作十四卷,《郑堂读书记》已辨其误。今存最早版本为四川省图书馆所藏元刻本,仅存三卷。《通志堂经解》、《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并收入。

猜你喜欢

  • 阴符经质剂

    一卷。明方时化(详见《易引》)撰。前人研究《阴符经》者,多达数十家。唐宋学者以道家、兵家、神仙家言释经。自金代刘处玄始,参以佛经解之。明代焦竑喜谈禅说,亦以佛理释经。方时化作《阴符经质剂》,认为“阴符

  • 古欢录

    八卷。清王士祯(1634-1711)撰。王士祯本名士禛,因避胤禛(雍正)讳而改称士正,乾隆时诏命改士祯。字贻上,一字子真,号阮亭,又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西)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

  • 传书堂藏书志

    不分卷。清王国维撰。王氏精通目录学,曾受聘于浙江乌程藏书大家蒋孟薠(1877-1954)编撰此目。始于1919年,成于1923年,凡历五载,皆取自蒋氏家藏,悉尊《四库》体例。每书首载序跋、作者、年月及

  • 知非录

    一卷。清代邓锺岳撰。邓锺岳字东长,号悔庐,聊城(今属山东西部)人,官至礼部左侍郎,著有《寒香阁诗集》。此书是作者晚年讲学的札记,全书论述了作者关于性理方面心得。

  • 古雪斋近稿

    一卷。明朱多颎(约1590年前后在世)撰。朱多颎,字以昭,号斗斋,江西南昌人。朱权后裔。生卒不详。是稿乃颎在万历间,与李维桢、曹学佺等唱和之作。《四库》编者称:其诗修饰风调,流易有余而短于精诣。有浙江

  •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

    四卷。清钟麐纂。钟麐,原名宝田,字璘图,长兴(今浙江长兴县)人,生卒年不详。咸丰辛酉(1861)顺天府的副贡生,官至内阁中书。作者原拟通考十三经,书稿后稍稍散佚,只得《周易》、《尚书》、《毛诗》、《周

  • 箴膏肓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详见《尚书大传疏证》)撰。东汉著名今文经学家何休曾作《左氏膏肓》,批评《左传》;古文经学家郑玄作《箴膏肓》,反驳何休。何休与郑玄的著作都早已亡佚,后人有多种辑本。清代学者袁钧辑郑玄《箴

  • 粤氛纪事

    ①十三卷。清谢山居士辑。谢山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该书记事起自咸丰元年(1851),止于咸丰十年(1860),记述太平军起义、发展的过程,以及和清军作战的经过。每卷以四字为题,分别是:粤西起事,两楚被兵

  • 浙鹾纪事

    一卷附录奏疏一卷。明叶永盛撰。叶永盛,安徽泾县人。任浙江巡盐御史。是书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忠义右卫百户高时夏,奏浙、福余盐变价,可得银三十万,命浙江督税内官刘成、福建督理矿税内官高宷、督率原

  • 镇江志

    ①二十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宋卢宪纂。卢宪,字子章,天台人。官镇江府学教授。嘉定六年(1213)修,此书成于作者任上。原书已佚,后有人从《永乐大典》内辑出。此志于六朝行政沿革和职官变更记之甚详,对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