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正体校定字音
无名氏撰。是书卷首有道光壬午闰三月榕荫堂主人宜亭氏序,是书为其所刊。序称“持节吴下,来典尚衣,公条无理,率以课子为事。适友人汪君节安有家藏《四书正体校定字音》一书,逐字音切,无复无遗。且笔墨悉照《洪武正韵》,无鲁鱼亥豕之误。遍询坊间,原板竟不可考,因重为剞劂,以广其传”。是书十分浅陋,用于初学尚可。该书原版不详,道光二年(1822)有重刊本。
无名氏撰。是书卷首有道光壬午闰三月榕荫堂主人宜亭氏序,是书为其所刊。序称“持节吴下,来典尚衣,公条无理,率以课子为事。适友人汪君节安有家藏《四书正体校定字音》一书,逐字音切,无复无遗。且笔墨悉照《洪武正韵》,无鲁鱼亥豕之误。遍询坊间,原板竟不可考,因重为剞劂,以广其传”。是书十分浅陋,用于初学尚可。该书原版不详,道光二年(1822)有重刊本。
一卷。明王文璧撰。王文璧,吴兴(今浙江吴兴县)人,事迹不详。日人石山福治《考定中原音韵》云:“王文璧增本名为《中州音韵》,卷首载虞集的序文一篇。其分韵自东钟至廉纤共十九部与写定本无异。其他诸起例以下,
十九卷。清党瀛编辑。党瀛,字海峰,陕西武功(今陕西武功)人。是书首有钱宝琛、凌泰封、张祖基三序,《论语》十卷、《大学》一卷、《中庸》一卷、《孟子》七卷。大旨遵《朱子章句集注》,集诸儒异同,间或也自抒所
三卷。清管干珍(1734-1798)撰。干珍字松厓,江苏武进(今属江苏省)人。著有《松厓诗钞》三十八卷、《松厓文钞》、《诵诗一隅》四卷、《旧雨集》八卷、《乐府源流》八卷、《明史志》三十六卷、《玉书》三
一卷。清毕沅(1730-1797)撰。毕沅字纕蘅,一字秋帆,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湖广总督。治学范围较广,由经史旁及小学、金石、地理,其撰述收入《经训堂丛书》中,另有《灵岩
六卷 续七卷 再续三卷 三续六卷 清钱大昕撰。钱大昕,详见《潜研堂金石文字目录》条。钱大昕精研经史,尤嗜金石。本书所著录金石文字,始于三代,迄于宋元,共两千余种,经跋尾者八百六十余篇。当时每得二百余篇
十二卷。清范启堃、王炜修,阳步霞纂。范启堃字厚之,北平(今北京市)人,同治元年(1862)恩科举人,光绪九年(1883)任文水县知县。王炜字亭,扶风人。以拔贡署猗氏县。前令江因病久不视事,案牍山积,炜
十卷。南宋张世南(生卒年不详)撰。张世南字光叔,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平事迹不详。约为宋宁宗(1195-1224)和理宗(1225-1264)间人,为当时文献故家,曾随其文官于蜀,后又遍游浙、闽等地
十二卷。清魏禧(1624-1681)撰。魏禧,字冰叔,江西宁都人。儿时不乐嬉戏,嗜古论史,年十一,补县学生。明亡后,与兄际瑞、弟礼躬耕自食,发奋读书,“三魏”之名遂遍海内,尤以魏禧才学特高,学者又称勺
二卷。清陆宝忠(1849-1908)撰。宝忠字伯葵,江苏太仓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卒后谥文慎。该谱先列世系,上卷自一岁至四十五岁,为宝忠自述,下卷自四十六岁至五十九岁,系其
二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合注戒本》作于唐贞观八年(634),为一卷本。永徽二年(651)重修后成二卷本。道宣不偏执师传,唯一律本录经文释义。每戒立目,以示纲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