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书说

四书说

六卷。清吴嘉宾(1803-1864)撰。嘉宾字子序,江西南丰(今江西南丰)人。清古文家,官至翰林院编修,著有《求自得之宝文钞》、《尚絅庐诗钞》等。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二卷。首有自序,《大学》不用《朱子章句》,而遵旧本。《孟子》七篇每篇分上下,仿赵氏体例。每篇各有篇叙。《梁惠王》上下篇都是孟子告当世的诸侯;《公孙丑》上下篇皆记孟子在齐时所论治国之道,立身之节;《滕文公》上下篇皆孟子与当世之士辩者;《离娄》上篇言仁,下篇言义;《万章》上篇言圣人行仁义之心,下篇言圣人居世之迹;《告子》上篇言性,下篇杂举问答之辞;《尽心》上篇言性,而推之事天立命,下篇总结七篇的大指。考其所说,虽偏于义理,而每与朱子立异。其特创的是把《论语》两章连解,如“林放问礼之本”下连“夷狄之有君”,“可与共学”下连“唐棣之华”等,如此之类尚多。两章连解,古注疏中偶见,也见于毛奇龄《论语稽求篇》,但均不如吴嘉宾申说详明,不流于穿凿附会。该书有咸丰二年(1852)刊本。

① 一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存与字方耕,江苏常州人。清经学家,著有《春秋正辞》、《四书说》等。是书与朱子言理显相矛盾者,朱子推阐濂溪太极无极之义,存与则谓天为极,无极则无天;朱子谓性与天道,终日所言,无非此理,存与则谓夫子言性与天道,特著于系辞;朱子谓隐为体之微,无声无臭,具为天道之不显,存与则谓显,无不显,无声无臭;朱子分气质之性、义理之性为二品,存与则谓夫妇之有愚不肖,类也,习也,非天也。其所说不免流于空泛,驳而不醇书后有门人蒋彤跋,称归本六经,得汉人之学而深造之,稍溢美。该书有道光刊《味经斋遗书》本。② 十卷。清郝宁愚撰。宁愚字希柴,山东祝阿(今山东历城)人。是书首有沈德潜、周玉章、柳继楻序,又有贾琰作《宁愚传》,宁愚自作凡例。《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四卷,《孟子》四卷,笃遵朱注,揣摩于神理血脉之间,务求其合。与他讲不同者,使连节白文,成为一气,不以分注隔;小注也连节一气,不以白文及分注隔。其说义理,主简括清醒。为举业家作文而设,非治经之书。该书有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本。

猜你喜欢

  • 刘炫规杜持平

    六卷。清邵瑛撰。瑛字桐南,号姚圃,余姚(今浙江余姚)人。乾隆甲辰(1784)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改内阁中书。辑有刘炫《春秋规过》六卷。晋代学者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与服虔注俱

  • 尚书私学

    四卷。江昱(1。706-1775)撰。昱字宾谷,号松泉。仪征(今属江苏省)人。清代著名文学家。诸生,少时安贫好学。通晓诸经,嗜金石文字,又精声音训诂之学,擅长诗词。一生著述甚多,除《尚书私学》外,尚有

  • 伤寒论注释

    见《注解伤寒论》。

  •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 式古堂书画汇考

    六十卷。清卞永誉(1645-1712)撰。卞永誉字令之,号仙客。镶红旗汉军,一作正白旗。官刑部右侍郎。工画能书,精于鉴赏。朱彝尊论画诗曾有“妙鉴谁能别苗发,一时难得两中丞”之句。当时卞永誉与宋荦皆精于

  • 积求勾股法

    一卷。清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玄烨即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康熙三年(1664)朝中发生了一件中西历法之争,对年幼的玄烨影响很大,他说:“朕幼时,钦天监汉官与西

  • 嘉定县续志

    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范钟湘、陈传德修,金念祖、黄世祚纂。陈传德,民国间任嘉定县县长。金念祖,字聿修,邑人。清光绪十四年举人,官国史馆誊录、议叙、知县。此志承光绪志而续修,其意旨盖网罗光、宣两朝

  • 山阴集

    一卷。《归田遗草》一卷。清林其茂(约1750-1789年间在世)撰。林其茂,字培根,侯官(今福建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阴知县,罢归,卒于家,年仅三十九岁。《山阴集》为其

  • 说诗循序

    清许致和撰。致和字赓唐,山东日照(今山东省日照市)人。作者以为古代书籍皆有序,序者,次也,即按一定顺序编次作者或篇名而不可使之紊乱。李光地曾说:“周自营洛之后,分为东西二都,各有歌咏盛衰之诗。《鹿鸣》

  • 两城集

    二十卷。明靳学颜(约1549前后在世)撰。靳学颜,字子愚,山东济宁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著有《闲存集》等。据集前于若瀛序称,“其所著有《闲存集》、《两城集》、《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