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四明丛书

四明丛书

八集,一百六十七种。民国张寿镛(1876-1945)编。张寿镛,字伯颂,一字咏霓,号约园。浙江鄞县人。光绪年间举人。辛亥革命后历任浙江、湖北、江苏、山东财政厅长,后任上海中央银行副行长、政务次长及光华大学校长等职。浙江宁波西南有四明山,因以四明代宁波地区。丛书所收,自汉唐以至清末,凡有关乡邦利弊,足资身心学问之著作,特别是世无传本或甚少传本之作,悉加搜罗。非四明人之著述而有补四明掌故者,也加以斟酌收录。于残存之文献,也编辑补缀。各种书皆选善本,并详加考校;对书之序跋等,也大都保留不动,以存原貌。另外每种书都有张寿镛之序或跋,详叙编辑刊刻缘由。全书共八集,陆续刊行。每集内但按时代先后排列。第一集收汉任奕《任子》等二十七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刊印。第二集收唐孙郃《孙拾遗文集》等二十二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刊印。第三集收宋高闶《春秋集注》等十七种(附一种),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刊印。第四集收宋舒璘《舒文靖公类稿》等三十八种(附二种),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刊印。第五集收清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一百卷一种,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印。第六集收晋虞耸《穹天论》等二十一种,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印。第七集收晋虞预撰鲁迅辑《会稽典录》等二十三种,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刊印。第八集收晋虞预撰清汤球辑《虞预晋书》等十八种,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刊印。有民国四明张氏约园刊本。

猜你喜欢

  • 四元玉鉴细草

    二十四卷。清罗士琳(1789-1853)撰。罗士琳字次璆,号茗香,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曾游京师,考取天文生,初从其舅秦恩复习八股,后专攻历算,甚通中算诸书,“博闻强识,兼综百家,于古今法算尤具神解。

  • 祭义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君子合诸天道,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君子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 日省吾斋读曲礼内则

    二卷。清王德瑛(生卒年不详)撰。德瑛山东福山县人,光绪《福山县志》曾著录。《曲礼·内则》所述,最切予人身起居动止,及事亲敬长之用,故王氏从《礼记》中将《曲礼·内则》篇择出,专为撰论。是书以实践为主,故

  • 皖省志略

    四卷。清朱云锦辑。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清嘉庆二十二(1817),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以户口、田赋、仓储、盐漕、诸大政为纲,而以府县为目以

  • 半轩集

    十四卷。明王行(1331-1395)撰。王行,字止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少授徒于城北齐门。洪武初,有司延为学校师。后馆凉国公蓝玉家。蓝玉荐之太祖朱元璋,得召见。蓝玉诛,王行亦坐死。事迹具载《明史·

  • 离骚正义

    一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后得赦。官礼部侍郎。桐城派创始人。论文提倡义法,立论大抵本宋朝程朱理学

  • 经义文要

    十卷。清李元春辑。首有李氏自序,称“以文明经,犹之以经明道。汉人训诂不言文,自是文之一体。唐宋以后文不尽说经,而说经之文贵”。又说“汉魏时郑王便分门户,至宋每翻旧说,近则又多遵汉以斥宋。不敢以私见分左

  • 春秋穀梁传徐氏注

    一卷。晋徐乾撰,清马国翰辑。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著录有《禘梁传》徐乾注十三卷,下注云:“乾字文祚,东莞(今山东诸城)人。”杜佑《通典》也说,徐乾,晋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中太学博士

  • 易学汇说

    一卷。清丁泽安撰。丁泽安详见《易学节解》。全书分三章。第一章论图书,第二章论蓍数,第三章论易学,其观点与《易学三编》同。可视为《易学三编》之续。有《自得斋易学》本。

  • 御风要术

    三卷。英国白尔特撰。美国金楷理口译。华蘅芳笔述。白尔特生平籍里不详,金楷理诸本一作布国人,一作美国人,殆为普鲁士国人,而归化美国者。译有《光学》。华蘅芳译有《地学浅释》。是编论舟海御风之术,共分十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