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贯堂余谭
六卷。清裘若宏(生卒年不详)撰。裘若宏字任远,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康熙举人。《妙贯堂余谭》是裘若宏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多是论述旧闻,随事论断,共分五类,论述谭史、谭学、谭诗、清谭、杂谭。另又论述乡人之事,故此书名。此书内容新颖,别具一格。《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六卷。清裘若宏(生卒年不详)撰。裘若宏字任远,新建(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康熙举人。《妙贯堂余谭》是裘若宏的一部杂说之作,此书多是论述旧闻,随事论断,共分五类,论述谭史、谭学、谭诗、清谭、杂谭。另又论述乡人之事,故此书名。此书内容新颖,别具一格。《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传本少见。
六卷。附《来云阁词钞》一卷。《文钞》一卷。清金和(?-1885)撰。金和,上元(今江苏江宁)人,字云叔、又字亚匏,早年丧父,其母教读甚严,文思敏捷,然作文不求程式,遂终身见斥科场,以布衣客死上海。其诗
六卷。首一卷。清周蕙田撰。蕙田字蓉裳,玉峰(今安徽贵池)人,著有《五经揭要》,该书即其中的一种。《春秋三传揭要》共六卷,卷首罗列《春秋王朝世次》及《各国世次》,不入卷次。该书大体上是为士子应付科举考试
三卷。元敖(生卒年不详)撰。敖字、号、籍贯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主要依据历代图书,杂以佛教、道教学说撰成。书中首先绘出先后天理数图,又绘有求仁尽性诸图,各图之下附以文字论述和说明,文图并茂,颇有特色。
一卷。元余载撰。载身世无考,唯据其进书原序,自称三山布衣,前福州路儒学录。又据其门人朱模进《乐通韶舞补略序》,知载为元仁宗天历时人,其字曰大车,以养亲辞官,笃行授徒。是书仅文渊阁书目著录,世无传本,唯
无卷数。明蔡清(详见《易经蒙引》)撰。该书将《看太极图说》改名《太极图说》,将《看河图洛书说》改名《河洛私见》,又增以《艾庵密箴》五十条,故曰“三书”。此书系乾隆七年(1742)蔡清裔孙蔡廷魁所刊,其
三卷。清黄崇兰(见《明贡举考略》)撰,赵学会续编。黄崇兰有《明贡举考略》(已著录),后以清朝科举取士,制仿前明,其间遇有大庆,特开恩科,或逾年即行,或一岁再举,实前明所未有,故仿《明贡举考略》之体例,
五册,十七种,八十一卷。清夏炘(详见《诗章句考》)撰。全书所收多为经学著作,如《檀弓辩误》三卷、《读诗札记》八卷、《诗章句考》一卷、《朱子诗集传校勘记》一卷等。其中有些本书有专条介绍。另有《养疴三编》
四卷。清许桂林(1778-1821)撰。许桂林字同叔,号月南,海州(今江苏海州)人,嘉庆丙子(1816)举人。著有《许氏说音》等。他笃信《穀梁传》,认为《公羊》、《穀梁》二传都说《春秋》书法以时、月、
二卷。明毛晋撰。毛晋(1599-1659)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溍在,晚年号隐湖,又号汲古阁主人、笃素居士等。江苏常熟县人。不仕,专事收藏,建有汲古阁、目耕楼,藏书八万四千余册。又喜传刻古书
三卷。明清之际陈恂(生卒年不详)撰。恂字子木,原本姓曹,海盐(今属浙江省)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余庵杂录》系其杂说经义诗文、兼载碎事之文,部分语句抄袭他人之言,如其论禹治水顺行一条,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