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十二卷首一卷,张松孙等修,寇赉言等纂。遂宁县志创于明嘉靖时期,后因战乱散失。清代张文端遍访故老,广搜典籍,又重新纂辑。乾隆八年(1743)县令田朝鼎复为增辑,视旧志加详,分门凡三十六类。又四十二年,
八卷。清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字运青,又字宽宇,遂宁(今属四川)人。康熙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随索额图与沙俄谈判,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又曾奉命治理黄河。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圣谟
八卷。《家训》二卷。清郭昆焘(1823-1882)撰。郭昆焘,原名先梓,字仲毅,号意诚,晚号樗叟,私谥孝明先生。湘阴(今属湖南)人。道光举人,官内阁中书。参戎幕数十年。主讲思贤讲舍。工诗文,及四体书。
一卷。清王嗣邵(详见《毛诗析疑》)撰。此书用段玉裁《毛诗训故传》为定本,分传与经,各自为卷,以求恢复毛诗的旧貌,可惜只写成了一卷,但成就很高。只是其中有述经的,有不述经的,体例不一,使后人不能继续沿此
五十卷。清汪辉祖(1730-1807)撰。辉祖字焕曾,号龙庄、归庐,浙江萧山人。乾隆乙未(1775)进士,官湖南宁远县知县。著述颇多,计有三十多种,四百余卷。王宗炎《汪龙庄行状》称他“邃于史,尤留意名
三十四卷。清王先谦(1842-1917)编。王先谦,字益吾,号葵园,湖南长沙人。同治进十,历任翰林院监修、国子监祭酒、江苏学院、湖南岳麓书院院长等职,著有《尚书孔传参正》、《虚受堂文集》、校刻《皇清经
八卷。清顾震福(生卒年不详)辑。震福字竹侯,江苏山阳(今淮安)人。是书为任大椿《小学钩沉》的补编,有补任氏已引之未备者,有正任氏已引之误者,有与任辑字同义异、字异义同者。所辑凡48种:卷一为《仓颉篇》
五卷。明清之际余国桢(生卒年不详)撰。国桢字瑞人,别号劬庵,遂安(今浙江淳安)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至富顺县知县。《见闻记忆录》乃是国桢入清以后居家所作,多为随笔杂录之作。在自序中,称
三十四卷。明朱之蕃(约1610年前后在世)编。朱之蕃字元介,一作字元升,号兰嵎。山东茌平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累吏部右侍郎。著有《奉使稿》。是编前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自序
六卷。是书为明末陈重光所刻。重光字端羲,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前有李雯序,谓其书为宋人未竟之本,故详于大而略于小。考卷首,列汉迄宋诸儒训故图谱音训之目,丛杂无次。第一卷全录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