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商谊

尚书商谊

三卷。王树楠撰。王树楠(1859——1936年)字晋卿,号陶庐老人,近代学者,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至新疆布政使。清亡入民国后,曾参加编修《清史稿》,著有《陶庐文集》等。在“自序”中,王树楠称,清代治《尚书》者,自从王鸣盛的《尚书后案》搜辑马融、郑玄之说以后,凡世之尊奉汉学者,均以为是真孔嫡传,不敢有异议。而王树楠的友人吴汝纶认为只有司马迁得之孔氏古说为最多,因其曾亲从孔安国问故,又深知三代文章体要之所在,所以著录于《史记》者其说可为凭,“而其谊为最确”。王树楠也曾认为马融、郑玄所传之漆书古文,乃是古文字体,并非是真正见到了孔氏原书,但马、郑去古不远,当时孔氏旧说一定还有保存下来的。王树楠虽盛赞吴汝纶所注《尚书》,主要依据司马迁的《史记》,“其识远在江、孙之上”,但王树楠又说:“若据此以尽废马、郑之谊,窃不谓然。向读江艮庭《尚书集注音疏》,多穿凿浅陋之说,其妄易经学,尤为马、郑之罪人。孙渊如陈谊疏通,然商、周以下诸篇,率多抄袭伪孔氏,蔡氏及王、江诸说之旧,苟且成书,君子病焉。”所以王树楠便条记江声、孙星衍两家之失,又与吴汝纶相商榷,故名此书曰《尚书商谊》。本书对于字句训诂多有阐发,其卷三辨《康诰》、《酒诰》、《梓材》三篇的时代,以及《顾命》受册当在祖庙后,对于诸说都有所折衷。有一定的参观价值。本书为家刊本。

猜你喜欢

  • 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

    《伤寒论注》六卷,《伤寒论附余》二卷,《伤寒序例新注》一卷,《读伤寒论心法》一卷,《迥澜说》一卷,《时节气候决病法》一卷。清王丙(生卒年不详)撰。王丙字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贡生,幼年聪敏

  • 珠玉词

    一卷。宋晏殊(991-1055)撰。晏殊生平详见《类要》辞目。是书收词一百三十余首,一卷。张先曾为其集作序。,今已佚。《四库全书总目》引《名臣录》,称晏殊词为《珠玉词》。其词多写士大夫宴游嘉会的欢乐、

  • 查东山年谱

    一卷。清沈起辑。沈起字仲方,明清之际浙江嘉兴人,为谱主弟子。谱主查继佐(1601-1676),字伊璜,号兴斋,学者称东山先生。浙江海宁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曾任南明鲁王政权兵部职方主事。明

  • 尚书考灵曜

    一卷。本书原题阙名。所辑共十一条,其“地有四游”条、“五百载圣纪符”条、“日旁气白者为虹”条,都见《太平御览》所引;而“星为夏期”与“虚星秋候”两条,在《太平御览》中连而为一,此处分为两条;“五星若编

  • 书经直解

    十三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居正字叔大,又字时大,号太岳,谥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省)人。明政治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撰。隆庆元年(1567)入阁。穆宗

  • 蒙古源流

    八卷。明末萨囊彻辰(1604-?)撰。萨囊彻辰,成吉思汗后裔,亦称小彻辰萨囊,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贵族。此书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初为蒙文抄本,乾隆年间译为涩文。材料取自《红册》、《黄

  • 江道编

    一卷。齐召南撰。齐召南,天台人。《江道编》小方壶斋本,共一卷。首列金沙、雅砻二源。以下依次叙述所会之沱、涪、黔诸江以及洞庭湖与汉水。谓经东流望江,至江南界。循江阴,抵昭文白茅镇,至崇明西明北是为入海之

  • 古今词话

    六卷。清沈雄撰。沈雄字偶僧,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生卒年事迹均不详,著有《柳塘词》。本书所述,上起于唐,下迄康熙中叶。杂引旧文,参以近人之论,亦间附己说。分“词评”、“词辨”、“词品”门。征引颇

  • 古今通韵括略

    见“韵学要指”。

  • 读春秋编

    十二卷。陈深(1293-1362)撰。陈深字子微,号清全,平江(今属湖南)人,元代经学家、书法家。宋亡,陈深放弃科举,笃志苦学,闭门著书。元文宗天历时,有人以其善书而荐之,陈深潜匿不出。其平生著作,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