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大传补注

尚书大传补注

七卷。清王闿运撰。卷首有王闿运自序。在“自序”中,王闿运说:“《尚书大传》旧为四十一篇,见录于《汉书·艺文志》,郑君注之,乃次为八十三篇。至宋史志著录在官,卢见曾言元时犹存,至明而亡。孙之騄抄撮为四卷,残阙殊甚。然《四库》本不能不借资。乾隆之时,儒学大盛……而四卷古本讫不可得。见曾刊本云:‘得之吴中’,讳所从来,不知原本刊也,抄也?卢文弨又以孙本所有者为《补遗》,而自作《续补遗》及《考异》。陈寿祺又兼采孔广林为三卷,自谓详核,而妄谓畅训为略说,言多专辄。……其八十三之数,就今推之,盖传二十九篇,各有畅、训,共五十八也。说序一篇,今有九告等目是也。王祀一篇……四时一篇,禁一篇,又当有天文、卜筮、符瑞、春秋灾异各一篇,合前六十六也。其说礼者,昏礼、后妃礼、养老、学、祭、郊、桑造、士、田狩、太子当各为一篇,说古事记圣言为略说一篇,八十三可知者七十有七,殆可谓无缺矣乎!”王氏对此言之凿凿,是否果有实据,不可知。至其补注,则时有确见,为王氏经书笺注中所少见。此书为王氏晚年著述,立论远较以前谨严详核,诚为不易。本书亦为伏生《尚书大传》本之较为完善者,可资学者一观。有王湘绮全集本。

猜你喜欢

  • 爨下语

    二卷。明张复(生卒年不详)撰。张复,字子远,休宁(今安徽省休宁县)人。生平事迹不详。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为四卷,而《四库》馆臣所用浙江巡抚采进本为二卷,即分上、下二卷。每条各以偶语联比成文,体例类

  • 今乐府

    二卷。明吴炎(1623-1663)、潘柽章(1626-1663)撰。吴炎,字赤溟,又号如晦;柽章,字力田,皆为江苏吴江人。吴炎在明灭亡后不忘故国,不仕于清,专治史学;柽章为明代生员,明亡后隐居不仕。该

  • 板桥杂记

    三卷。清余澹心撰。明末,名士集于江南,余澹心以闽侨人才,来游国学,遂迁居金陵。文酒之咽、丝竹之场,皆所亲历。春灯燕子,转瞬兴亡,回溯袭游,作此记,此记分三卷,上卷记雅游,中卷记丽品,下卷记轶事,卷端自

  • 天香阁诗集

    十卷。清唐之凤(约1766年前后在世)撰。唐之凤字武曾,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之凤其诗多反映愁苦之音,拟古诸作,颇具体格,然未有变化。集后附《碎玉合编》二卷,一题唐云祯予霖著,一题唐德远

  • 校邠庐逸笺

    四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江苏省)人。冯桂芬发奋读书,1840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1844年任广西乡试正考官,期间先后主讲上海“敬业书院”,苏州“紫阳

  • 书集传辑录纂注

    见《尚书辑录纂注》。

  • 道德经疏

    见苏辙《道德经解》。

  • 论语意原

    二卷。宋郑汝谐(生卒年不详)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郑氏以为先儒于《论语》之义尚有阐发未尽者,遂著成此书,并

  • 乡言解颐·吴下谚联

    《乡言解颐》五卷,清李光庭撰。卷一天部,卷二地部,卷三人部,卷四卷五为物部上下。全书以乡语农谚证天文、地理、人情、物态等,于百工技艺、商贾市肆、民俗风物、轶闻琐事等皆有记述。《吴下谚联》四卷,清王有光

  • 颜子鼎编

    二卷。明徐达左(生卒年不详)编,高阳(生卒年不详)删补并注。达左字良夫,号松云道人,平江(今湖南省平江县)人,元末曾遁迹邓尉山,洪武初,起为建宁县学训导。高阳,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仕履不详。考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