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巢经巢诗后集

巢经巢诗后集

四卷。《巢经巢遗诗》一卷。清郑珍(1806-1864)撰。郑珍字子尹,号柴翁,又号巢经巢主人、子午山孩,晚号小礼堂主人、五尺道人,别署且同亭长。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此后三应会试皆不中。年近四十,始以大挑二等补教职,历任古州厅、镇远、荔波等地训导、教谕。通经学、小学。郑珍与莫友芝均出程恩泽之门,是宋诗派的代表诗人,有“郑莫”之芝称。其为诗,宗奉杜甫、韩愈、孟郊、黄庭坚,又能“历前人所未历之境,状人所难状之状,学杜、韩而非摹仿杜、韩”(陈衍《近代诗钞》)。其诗题材广泛,内容充实,举凡社会现实、古人古物、山川风景、生活琐事、个人情怀、论诗谈艺等,无不尽收其笔底。在艺术风格上则既有生涩奇奥一面,又有平易畅达一面。其诗影响颇大。曾被后来的“同光体”诗人奉为“学人之言与诗人之言合”(陈衍《近代诗钞》)的典范,极力加以效法,备受推崇。如胡先骕《读郑子尹〈巢经巢诗集〉》说:“郑珍(子尹)卓然大家,为有清一代冠冕。纵观历代诗人,除李、杜、苏、黄外,鲜有能远驾乎其上者。”钟仲联曾说:“郑子尹诗,清代第一。不独清代,即遗山、道园、亦当让出一头地。世有知音,非余一人私言。”尤其能将通俗语言熔炼入诗,颇有反映民间疾苦和当时官吏罪行的作品。著有《巢经巢文集》四卷、《巢经巢诗钞》九卷、《巢经巢诗钞后集》六卷、《巢经巢诗钞外集》一卷,以及《仪礼私笺》、《经说》、《说文新附考》等数十种,汇刊为《巢经巢全集》。此后集四卷,凡诗二百六十首。又遗诗一卷,凡六十四首。均于珍逝世后,遗孤及戚友搜补付刊。珍抱不世之才,僻处偏隅,晚遭兵荒,益复窘困。文章事业,均得之忧虞险阻之境。有贵阳陈氏刊本。

猜你喜欢

  • 西坡类稿

    三十九卷。清宋犖(1634-1713)撰。宋犖字牧仲,号漫堂、西坡。商邱(今属河南)人。宋犖为清初诗文家。有《沧浪小志》。此集共诗二十二卷,词一卷,杂文八卷,奏疏六卷。卷一至卷二十二为诗,卷二十三为词

  • 嘉应平寇纪略

    一卷。清谢国珍撰。国珍,生卒年不详,广东嘉应(今梅州市)人。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在李世贤、汪海洋等人率领下,进逼福建、广东,在同治四年(1865)十月攻破嘉

  • 李太白集

    三十卷。唐李白(701-762)撰。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唐代著名诗人。官至供奉翰林,因蔑视权贵,遭谗去职。童年是在刻苦攻读中度过的,“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

  • 四书辨讹

    六卷。清汪陞撰。汪陞字兰友,安徽婺源(今安徽婺源)人。是书题曰辨讹,首列先儒之注,辨其合不合;其次论及当世流行的著名时文;再次论及诸选家评跋之语。凡说之讹者,以点标记;不讹者,以圈标记;谛当明快者,则

  • 明朝典汇

    二百卷。明徐学聚(详见《历朝顒鉴》)撰。学聚乃万历进士,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后赠副都御史,本为官宦中人,集载朝廷内外典章史实自有诸多便利。学聚取材于《实录》及稗乘,集录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及至穆宗

  • 易外别传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北宋邵雍,曾根据《易》学和道家思想,作有“先天八卦图”。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所以称此

  • 乔中和说易

    十卷。明乔中和撰。中和字迁一,河北内丘人,官至山西太原府同知。其书卷一为图说,从刘牧说即九为河图,十为洛书。卷二以下为发挥卦象、彖传、爻象、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之义例。卷首有族人乔若雯序。今存

  • 说文疑义

    一卷。近代陈启彤(其生平不详)撰。陈氏在是编中专就《说文》之疑案阐述己见,有些见解颇为新颖,可以补段玉裁、朱骏声等诸家所未备。如:段玉裁“哭”字注:“许书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取一偏旁不载全字指为某字之省

  • 经史百家简编

    二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经史百家简编》是曾国藩在编辑《经史百家

  • 正朔考

    一卷。南宋魏了翁(1178-1237)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此书为辨别历法之作,力主周行夏时之说。全书共分三篇,首举《诗经·豳风·七月》诗,次考六经及先秦古书与历代正史所书之月,皆为夏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