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无声戏

无声戏

全本正编十二回,外编六回。清李渔(详见《十二楼》)撰。白话短篇小说集。题名《无声戏》,取义于李渔对小说的理解,即视小说为无声的戏剧。该书故事虽点明发生在明代嘉靖、万历各朝,但题材基本无所本,均属作者创作,或依据了一些民间传说。以写家庭琐事题材为多,主要关注的是财产、子嗣、伦常、家政等事。情节多用宿命解释悲喜波折,好人终有善报。如重义的奴仆在子孙不孝的主人那里继承了遗产,“家业兴隆、子孙繁衍、衣冠累世不绝(卷十一《重义奔丧奴仆好,贪财殒命子孙愚》);或仗义疏财的乞儿受到皇帝恩顾,得了妻室,身亦显贵(卷三《乞儿行好事,皇帝做媒人》)。对现实人生的反映并不深刻,但情节构思巧妙,语言活泼而富于情趣,可读性强,对清代小说艺术有一定贡献。该书版本情况较复杂,并有《无声戏》、《无声戏合集》、《连城璧》等不同题名。据杜浚《无声戏合集序》云:“予于前后二集皆为评次,兹复合两者而一之。”则其书最早当分为二集,但原刻本一、二集未见流传。今存有《无声戏合集》,残原刊本二篇,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无声戏》十二回本,清初精刊本,藏日本尊经阁文库;《无声戏合集》残本,九回,清顺治刊本;《连城璧全集》十二集外编六卷,大连图书馆藏日本抄本,缺外编二卷;《连城璧》十二集外编六卷,藏日本佐伯文库,此为足本。《连城璧》是书商将几种《无声戏》版本中不相重复的篇章集合刊刻时另改的题名,二者实为一书。1988年,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点校本,题《连城璧》。198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题《无声戏》。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也以《连城璧》为题整理排印。

猜你喜欢

  • 四书辨疑

    十五卷。本不署作者姓名,以书中之语推求,当是元人所为。朱彝尊《经义考》著录撰《四书辨疑》者四家,为胡云峰、陈天祥、陈成甫、孟长文等四人。该书多取元王若虚非诋《四书集注》之语,且据苏天爵《安熙行状》所云

  • 丧服郑氏学

    十六卷。张锡恭撰,锡恭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江苏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是书专门解释《仪礼丧服》,因而,对士冠昏等礼都没有涉及。张氏著书大旨,见于卷一前面《郑目录》下,天子以下死而相衣服年月亲疏隆杀之礼一

  • 珠泉草庐文录

    一卷。廖树蘅(生卒年未详)撰。、事迹见《珠宗草庐诗钞》。此其文集,文颇平实,无轻佻环薄之习,是其所长。惟于文律不甚讲求,故语句颇有疵漏。如《游衡山记》云:“汉唐勋戚多陪陵,高冢祁连,与国无极。”按:祁

  • 东乡县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白如柏纂修。白如柏,长白人,曾任东乡县知县。东乡县旧无志。嘉庆十七年(1812)县令徐陈谟始修之。兹编则为续徐志而作。《东乡县志》光绪二十八年(1902)刻本。共十二卷首一卷。卷首为原

  • 薛方山纪述

    一卷。明薛应旂(生卒年不详)撰。薛应旂字仲常,号方山,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历任慈溪县知县、九江府儒学教授,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考功司郎中、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浙江副使等职

  • 朱子学归

    二十三卷。清代郑端编。郑端见《政学录》条。此书专门摘录朱熹著述中的绪论部分并分类编辑而成,全书共分二十三门类,每门类为一卷。作者平生倡导程朱学说,故辑录此书以明其学。有《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

  • 忠武志

    八卷。清张鹏翮(1649-1725)撰。张鹏翮字运青,又字宽宇,遂宁(今属四川)人。康熙进士,官至武英殿大学士。曾随索额图与沙俄谈判,订立《中俄尼布楚条约》。又曾奉命治理黄河。著作除本书外,尚有《圣谟

  •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菜。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人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 权制

    八卷。陈澹然撰。澹然字静潭,安徽桐城人。据此书《序》知,其少孤失学,弱冠读《通鉴》,遂有志于中外方舆、政治之书。后来寓居金陵(今南京),专心研究天下山川形势,民俗政治,寻求济国济民之策。光绪十年(18

  • 补斋口授易说

    无卷数。据《四库全书总目》,该书为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者名氏,题曰“门人永丰周佐编次”。“补斋”大概是他老师的号,周佐记录老师所讲授而成该书。但“补斋”不知是何许人,周佐也不详其始末,朱彝尊《经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