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类解

春秋左传类解

二十卷。明刘绩(详见《三礼图》条)撰。刘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弘治时进十,官至镇江知府所著除本书外,还有《三礼图》、《六乐说》、《管子补注》等行于世。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刘绩所撰《春秋左传类解》二十卷,即此本。其书分为二十二类:周、鲁、宋、杞、陈、滕、薛、齐、纪、莒、晋、虢、虞、秦、郑、许、卫、曹、蔡、吴、越、楚,而以邾、小邾附于鲁,邢附于卫。卷首有凡例、八风图、躔度分野图、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地谱、世系。以分国为纲,以年为纬,从经传子史中撮录其兴亡大略为之叙,而将经传中所载各国事类分国列入。在《春秋》经文及《左传》之后,有时也附以《公羊》《穀梁》二传之文。对经传词旨不畅的地方,则采用先儒的议论为之解说。《春秋》本来是古代史书,很多学者迷于一字褒贬之说,惟以日月名字人爵等为褒贬,而不满《左传》,认为对经义毫无发明。刘绩此书不承陋袭故,力扫先儒拘例之失,专以释事为主,又不尽废其义,有功于《左传》学。而且《春秋》经传合诸国史事于一编,读者往往有纷繁错综、难以理顺之感,刘绩将它分国进行类编整理,对学者掌握春秋诸国史事很有帮助。此书有明嘉靖七年(1528)刻本。

猜你喜欢

  • 渐斋诗草

    二卷。明赵汉撰。赵汉字鸿逵,平湖(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六年(1511)进士,官至山西布政司参政。工于诗。《渐斋诗草》刻于嘉靖乙卯,(1555)年。人评:“其诗学江西,尔时为别调。然而风格

  • 文致

    不分卷。明刘士鏻(约1654前后在世)编。刘士鏻浙江杭州人。字号履迹待考。崇祯四年(1631)进士。此书辑汉、魏、六朝以至明人所著,通为一书。不分卷数,但别列为十七门。诠次颇伤芜杂,无所取裁。《四库全

  • 勾股举隅

    一卷。清梅文鼎(详见《历算全书》)撰。勾股术是中算史上重要研究课题,《九章算术》的勾股章中讨论了在勾、股、弦三事中任择其二解三角形问题。后经王孝通、朱世杰等人的发展,由简而繁,代有进展。到了清代,勾股

  • 己畦诗集

    十卷。《残余》一卷。清叶燮(1627-1703)撰。叶燮字星期,号己畦。江苏吴江人。因晚年隐居横山,学者称横山先生。康熙九年(1670)进士,十四年(1675)官宝应知县。不久因“伉直不附上官意”,被

  • 经传考证

    八卷。清朱彬(1753-1834)撰。朱彬字武曹,号郁甫(一作郙甫),江苏宝应(今宝应县)人,经学家。乾隆乙卯举人,与刘台拱是中表兄弟,并且齐名。长成后与刘台拱、王念孙、汪中等互相切磋,同为训诂、文字

  • 左司笔记

    二十卷。清吴暻撰。暻字西斋,太仓(今江苏昆山附近)人,康熙戊辰进士,累官给事中,擅长作诗,尤工近体。著有《西斋集》。本书为其在户部当官时所作,所载多为户部掌故,也兼及其他部门之事,共分二十门,即疆域、

  • 春秋左氏传义注

    一卷。晋孙毓撰,清马国翰辑。孙毓字仲,泰山(今山东泰安)人。魏时嗣父观爵吕都亭侯,仕至青州刺史。一云字休朗,北海平昌(今山东昌乐)人,入晋为太常博士,历官长沙、汝南太守。二说未知孰是。《春秋左氏传义注

  • 谦山行年录

    一卷。清熊枚(1734-?)自撰。熊枚字汝调,晚号谦山,江西铅山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进士,历任平凉、汝宁、顺德、保定等府知府,江苏臬司,安徽藩司,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署直隶总督,都察院御史等

  • 十八家诗钞

    二十八卷。清曾国藩(1811-1872)选注。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有《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指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

  • 文源

    十二卷,附录二卷。近代林义光(生卒年不详)撰。义光字药园,福建闽县(今闽侯县)人。林氏认为《说文解字》只就篆字说解,不足以探文字制作之原,因采辑钟鼎遗文,审察六书,以定诸字之本形、本义。是书前为林氏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