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

不分卷。清刘文淇(详见《左传旧疏考正》)撰,子毓崧(1818-1867)、孙寿曾(1838-1882)续撰。文淇祖孙三代都是著名经学家。毓崧字伯山,一字松崖,道光二十年(1840)优贡生。传父《左传》学,旁通经史及诸子百家,校于校勘,著有《春秋左氏传大义》及《周礼》《尚书》《毛诗》《礼记旧疏考正》等书。寿曾字恭甫,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年(1876)两中副榜,著有《昏礼重别论对驳义》。仪征刘氏三世并以经学名,深受当时学者宗仰。据刘毓崧撰《先考行略》称,文淇生平湛深经术,对《春秋左氏传》用力尤勤,曾认为《左传》之义,被杜预剥落已久,杜注中稍可观览的观点,多系袭取旧注,于是辑《左传旧注疏证》一书,先取贾逵、服虔、郑玄三人之注,进行疏通证明,对杜预排击不当的进行纠正,对杜预剿袭前人的说法加以标明,对杜预沿用韦昭《国语注》的地方,也一加以指出。他还认为许慎《五经异文》所载的左氏说都本于传《左传》的先师,《说文解字》所引的《左传》,也是古文家的学说,《汉书·五行志》所载的刘子骏(歆)说,实际上也是左氏一家之学。又如经疏史注及《太平御览》所引的《左传》注,不载姓名,而与杜预注不同的,也是贾逵、服虔的旧说。凡此之类,都称为旧注,而加以疏证。至于顾炎武、惠栋、洪亮吉、焦循、沈钦韩等人专释《左传》之书,以及钱大昕、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等人之说如有可采,都加以罗列,最后附以自己的看法,进行论定。上稽先秦诸子,下考唐以前的史书,旁及杂家笔记、文集,都取作佐证,力图实事求是。历时四十年,撰成长编,拟定依次排比成书八十卷。可惜此书未成,刘文淇就已去世。子毓崧、孙寿曾继续编定;寿曾用力尤多,但只编至襄公四年就去世了。宏篇巨制未成完璧,学者惜之。《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采用典型的注疏体,每条经传文之下有“注”和“疏证”两部分。注引贾逵、服虔等汉代古文家之说,疏证则广征博引,以补汉人旧注之不足,兼辨杜预、孔颖达之误。此书对《左传》的汉代旧注进行了集大成的总结,对贾、服旧说收罗之完备、归纳之清晰都罕有其匹。此外,他还收集其他古文家研究《左传》的成果,突破了贾、服的界限,对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择善而从。取材广博,也不乏个人的论断。对典章制度、天文历法、服饰器物、姓氏、地理、鸟兽虫鱼的考辨,汇萃众说而论断颇精,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该书也有考辨欠精、论断不当的地方,并且书中崇汉排杜的意识也影响持论的公允。刘文淇还全盘否定前人探寻《春秋》义例的努力。总之,《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是清代学者整理《左传》旧注的集大成之作,是治《左传》学的必要参考书。此书稿本一直未能整理刊行,直到解放后1959年,才有科学出版社的排印本问世。

猜你喜欢

  • 学古斋四体书刻

    四卷。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自书刻石。按其自作题跋所说,今世所谓四体书,是篆隶真草,篆有周秦之异,隶有汉魏之别,真分南北,草盛二王,其间授受渊源,各相沿习。惟有金石遗文可以证之。因仿书一二,以课

  • 冠悔堂诗钞

    八卷。《赋抄》四卷。《楹语》三卷。清杨浚(?-1890)撰。杨浚,字雪沧,福建侯官人。官内阁中书,游左宗棠军幕多年,足迹万里,堪称壮游。《诗钞》纪年编次,收古今体诗一千五百二十六首。杨浚酷好作诗,凡有

  • 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

    四卷。唐代释道宣撰。道宣生平事迹详见《广宏明集》辞条。《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写于贞观九年(635),共二卷。贞观二十二年(648)增修成四卷。世称“云业疏”。该疏主要内容是:以四门释玄义,即教兴本意

  • 婴童百问

    十卷。不著撰人。据考此书原为明正德初蓝田县令郭坤所刊。书中方药多出于钱乙,兼采《肘后方》、《千金方》、《仁斋直指方》等,而以钱乙为宗。此书以问答式编写,每篇以第几问为标题,共为百题。在编辑体例上受朱肱

  • 蛟川先生文钞

    二十卷。清陈继聪(生卒年不详)等编辑。陈继聪,字骏孙,浙江镇海(今宁波)人。同治举人。著有《忠义纪闻录》。蛟川代有名贤,宋则沈端宪、黄文洁,号称理学大儒;明则贺克恭、黄门等亦皆道德气节,学问经济,卓绝

  • 坦园诗录

    二十卷。《坦园文录》十四卷。清杨恩寿(1835-1891)撰。杨恩寿,字鹤俦,号蓬海、朋海、蓬道人。湖南长沙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在云南、贵州作幕宾多年。恩寿不仅工诗文,而且善写传奇,著作颇丰

  • 姓氏谱

    六卷。清李绳远(生卒年不详)撰。李绳远字斯年。嘉兴(今属浙江)人。此书杂抄《万姓统谱》而成,舛漏很多。似乎抄录自用,不似著书。

  • 佛说阿弥陀经义述

    一卷。唐代释慧净撰。慧净生平事迹详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辞条。《佛说阿弥陀经义述》旨阐,独以为如来自发起(《阿弥陀经》),即佛告舍利弗从是西方已下为正宗。依经开三分,一由序,二正体,三流通。三分例二

  • 译书事略

    一卷。英国人傅兰雅(1839-1928)撰。1861年东来,任香港圣保罗书院院长,1865年转任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处编译。1875年主编发刊《格致汇编》。1896年赴美,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东方语言文学教

  • 杜诗镜铨

    二十卷。《附录》一卷。《年谱》一卷。清杨伦(1747-1803)撰。杨伦,字西木,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历任邑宰,江汉书院山长。是书非注杜之作。是将各家注杜之说,勘削纰缪,涤去芜杂俾杜诗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