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二十六卷,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北宋沈括(1031-1094)撰。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和元年(1054)以父任为沭阳县主簿。嘉祐八年(1063)进士及第。入昭文馆编校书籍,为馆阁校勘,博览官家藏书。后曾提举司天监,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知延州等。元丰五年(1082),夏人攻陷永乐,坐首议筑此城,责授均州团练副使。晚年以光禄寺少卿,分司南京,来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据《四库全书总目》引视穆《方舆胜览》说,沈括在润州朱方门外,曾梦至一处小山,花如覆锦,乔木覆其上,梦中极为快乐。后守宣城,有位道人说京口(今江苏镇江)山川之胜,并说郡人有地欲出售,沈括遂用30万钱买下来。后至其他,如同梦中所游之处,遂筑室居住,名曰“梦溪”。沈括在梦溪居住期间,想起平日与客所言、时事传闻、制作奇巧及书中保存奇闻等,随笔记之。上至朝廷故事,下至闾巷之言,无不记载,而成此书。因其居于梦溪,又以笔记体裁完成此书,故取书名为《梦溪笔谈》。此书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包括农林、天文、历法、气象、物理、数学、化学、动物、地理、文学、史学、考古、医药、水利工程及建筑等。全书共分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十七门,分类记事,一事一条,约六百多条。内容丰富,考辨精邃,保存了许多可贵的历史与自然科学的宝贵资料。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的成就,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如毕升发明泥活字印刷术,河工高超关于合龙堵口的先进方法,建筑工匠喻皓的《木经》及建筑成就等。关于社会历史部分,记载了李顺起义事迹和赋役扰民等实况。有关北宋时西北和北方军事的利弊,典制礼仪的演变等,书中也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书中还记载了沈括自己在科学技术方面精湛的研究和独到的创见。在天文学方面,他创制了“十二气历”,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阳历与农历相结合的历法,比英国出现的类似历法“肖伯纳历”早了800多年。在地质学方面,关于山岳成因,水流侵蚀、冲击作用的理论,也是沈括在此书中谈的最早。在数学方面,书中记载了沈括发明的“隙积术”(高阶等差级数的求和法)和“会圆术”(已知圆的直径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长的方法)。在物理学方面,书中记载了沈括在世界上最先发现“磁偏角”的成就,他说,指南针“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书中所记,皆沈括亲身经历或耳闻目见,皆有补于世,学术价值非一般笔记或杂史可比,在历史上影响十分深远。此书最初为二十六卷,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分别单行于世。后马氏刻本合而为一,并重编补笔谈为三卷,续笔谈十一条为一卷,附于书末。其序称“世所传补笔谈,每篇首必题所补之卷,又有前几件及中兴后之分。如补第二卷后十件之类,似非后人所得而创,其为旧本无疑。原书二十六卷,“不补者十,余各有补”(《四库全书总目》)。但考之其书,多不合。如故事不御前殿等十件,补第二卷是正确的。但厩屋庑、梓榆为朴二件亦补第二卷“故事”中,就不对了。再如子午属寅、本论纳甲语补入第六卷“乐律”,卢肇论海潮当补“象数”类而补入九卷之“人事”类,王子醇枢密帅熙河日六件,大抵皆权智,当补入第十三卷却被补入第十五卷“艺文”类。据此可知,补笔谈和续笔谈并非沈括原帙,当为后人传抄有误。也有以补笔谈、续笔谈续原书增为三十卷者。《宋史·艺文志》谓其书二十五卷,郑樵《通志·艺文略》记为二十卷。乾道二年(1166)汤修年重为勒著定本,定为二十六卷,重新校刻,颇为完善,后世相承而传。今传本不一,《稗海》、《海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为二十六卷,补笔谈一卷,续笔谈一卷;《津逮秘书》本二十六卷;《四部丛刊续编》本二十六卷,附张元济《校勘记》一卷;《四库全书》本二十六卷,补笔谈二卷,续笔谈一卷;《说库》、《古书丛刊》本二十六卷,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无一是斋丛钞》为一卷;《说郛》(商)不分卷;《旧小说》引四十六则;《宝颜堂秘笈》汇集《梦溪补笔谈》二卷。1957年中华书局出版《新校正梦溪笔谈》,1958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胡道静《梦溪笔谈校证》,1975年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元刊梦溪笔谈》。选注本多种,主要有1977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安徽科技出版社、197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梦溪笔谈选注》和《译注》本。

猜你喜欢

  • 周易说翼

    一作《泾野先生周易说翼》。三卷。一作五卷。明吕楠(1479-1542)撰。楠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正德三年(1508)壮元及第,授翰林修撰。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终身以教授为主,与湛若水、邹守益等

  • 朱子诗义补正

    八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一说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朝著名散文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会试中试,以母病未预殿试。乾隆元年(1736年

  • 澹香楼诗词草

    三卷。清葛秀英撰。葛秀英,生卒年不详,字玉贞,江苏句容人,无锡秦鳌之妾。清代词人。此书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穆高文斋局刻本。书前有秦鳌撰写的传记、征诗启事,书后有朱鉴、张增所作的跋语,书末还有穆高

  • 学问要编

    六卷。元刘君贤(生卒年不详)撰。刘君贤字文定,本泰和(今江西泰和)人。元末兵乱,依母族袁氏居于雩昌(今江西于都),遂冒姓袁,也称袁君贤或袁文定。其余仕履不详。此书为作者笔记杂编。全书共分天地、理学、经

  • 玄微子

    一卷。旧本题鬼谷子(生卒年不详)撰。见《鬼谷子》条。

  • 鹤泉文钞

    二卷。清戚学标(生卒年不详。)撰。戚学标字翰芳,号鹤泉,安徽太平(今黄山)人。少年从师齐召南,称高足。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官河南涉县知县。因性格耿直,每与上司不合,被罢官。后改任宁波府教授,

  • 陶学士集

    二十卷。明陶安(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

  • 崞县志

    二卷。明尹际可修,徐麟趾纂。尹际可字遇夫,山东平阴县人,出身举人,明嘉靖四十年(1561)任崞县知县,后升太原府通判。按崞县志,旧无纂修,尹际可任县令时,始为草创。《崞县志》嘉靖四十五年(1566)刻

  • 垣曲县志

    ①十六卷。清纪宏谟修,马佐纂。纪宏谟字伯禹,辽宁开原卫人,河南辉县籍荫生,康熙三年(1663)任垣曲县知县。马佐,邑人,榆社县教谕。按垣曲志,创自于明嘉靖十五年,一修于万历年间,纪宏谟掌垣曲后,见旧志

  • 禹贡集释

    三卷,附《禹贡蔡传正误》一卷,《禹贡锥指正误》一卷。清丁晏撰。在书首自序中丁晏说:“胡东樵能知古人,而不能信好古学,《锥指》一书,踵缪沿伪,悖古文而逞臆见,后之学者将何所取正焉?夫释《禹贡》者,莫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