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正定府志

正定府志

五十卷,首一卷。清郑大进纂修。郑大进,广东揭阳人。出身进士。乾隆二十六年(1760)任正定知府。正定府志创修于明嘉靖年间,迄乾隆间已二百余年。郑大进上任后,以“居其地而不能综揽其图籍,守土之耻也”,遂召集邑府绅人博采群书,网罗散失,正讹十之二三,补亡十之四五,扩充十之六七,而分门别类,遂成志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印。全书分:恩纪、地理志、事纪志、灾祥志、建置志、赋役志、风物志、惠政志、典礼志、武备志、选举志、职官志、世系志、名宦志、人物志、人物外志、艺文志、杂记。卷首有序、凡例、府及属县图二十幅。每项志前皆有论。该志记述较详细。如赋役志中,载有康熙至乾隆年间正定府领一州十三县的田赋数目。又如惠政志中,辑有乾隆间敕令各地种树,当地几次种植概况及有关当地引进红薯种植情况,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重修慈利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李约修,皇甫如森纂。李约,平定人,曾任慈利县知县。皇甫如森,邑人,拔贡。慈利置县始于秦,始曰慈姑,隋改慈利,迄无更易。县志自明以来,除万历元年(1573)陈光前志外,佚无传。清康熙年间

  • 助字辨略

    五卷。清刘淇撰。刘淇字仲武,号南田,一号龙田,又号卫园,别号南泉山人。确山(今河北确山县)人。因父官山东按察使,故徙家济南。汉军镶白旗人。弟汶,举人,与兄同受知世宗,时有“二难”之目。尚著《周易通说》

  • 天彭牡丹谱

    一卷。宋陆游(详见《入蜀记》)撰。是书主要记载蜀地天彭花事的盛况。是书原收入陆氏《渭南文集》第四十二卷。此是其书别行之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据内府藏本列入存目。现有《百川学海》重辑本、《山居杂志》本

  • 浏阳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汝惺、钱绍文、万修廉、汪亮清等修,邹焌杰纂。王汝惺,诸城人,曾任浏阳县知县。钱绍文,江苏武进人,曾任浏阳知县。万修廉,应山人,曾任浏阳县知县。汪亮清,武进人,曾任浏阳县知县。邹焌杰,邑人

  • 飞凫语略

    一卷。明沈德符(1578-1642)撰。沈德符,字景倩,又字虎臣,又字景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万历举人。其祖父、父亲皆以进士在京城为官,因此沈德符自幼得以习闻故事。中年以后南还故里。仿《集古录》体

  • 春秋述义

    二卷。隋刘炫撰,清马国翰辑。刘炫生平、著述见《春秋规过》条。此书《北史》本传称四十卷,《隋书·经籍志》同,而《旧唐书·经籍志》及《新唐书·艺文志》并著录为三十七卷,卷数略有不同。考《崇文总目》说,《春

  •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十八卷。宋陈言(1131-1189)撰。陈言,字无择,南宋初青田(今属浙江省)人,精于方脉之学。此书成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后改此名,简称《三因方》。所谓三因,即内因,

  • 毛诗证读

    不分卷。清戚学标撰。学标字鹤泉,安徽太平(今安徽省崇善县)人,以举人官河南涉县知县,生卒年不详。另外,他还著有《汉学谐声》。此书论音也以谐声为主,遵从汉儒读若之法,偶尔有变例,大旨取譬况。卷首列读诗或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见《证类本草》。

  • 妙法莲华经论疏

    三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论疏》是注解世亲菩萨所作的《妙法莲华经论》的专书。其《妙法莲华经论》中译本有两种,一是元魏勒那摩提译,僧朗、崔光等笔受。二是元魏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