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村医案 临证指南

潜村医案 临证指南

《潜村医案》二卷,《临证指南》二卷。清杨乘六(生平事迹详见《己任编》)撰。杨氏论医最为推重高斗魁、吕留良二人,受张介宾、赵献可影响颇深。于乾隆十年(1745)撰成此书。书中载临证验案四十则,约二万三千余字,包括疫证、血证痫证、感证、产后危证,内伤变证以及久痢、血痢、臌证、喉痹等治验,多为内科杂病。记述详细,诊断多凭脉诊、望诊和舌诊,辨证精当,立方得法。杨氏所列诸案,无论何症,辗转推勘,终必归于温补。案中间有自拟问答阐明医理,言简意明。《临证指南》论临证专以验舌为准。为杨氏在参研有关前人著作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撰写而成。上卷为总论,专论舌诊。提出验舌三法,即验舌分虚实法、阴阳法、脏腑配主法。另论验舌决生死法。在临证中对疾病的预后转归观察判断,亦为可取;下卷为方论,收载泻火清肝饮、滋水生肝饮、逍遥散等三十余首方剂,并结合舌诊论述诸方加减应用,均为其常用之成方、验方,且大多沿用至今。然书中以舌色分脏腑配主方之法,虽依《内经》立说,颇有牵强附会之嫌。书中概括舌诊理论与方法等内容,与临床辨证施治相结合,叙述清晰,切于实用,可供临证参考。有乾隆十年(1745)刻本。

猜你喜欢

  • 老圃良言

    一卷。清巢鸣盛(生卒年不详)撰。巢鸣盛,字端明,号崆峒,止庵,浙江嘉兴人,崇祯年间中举人,明亡后归隐。《老圃良言》是巢明盛依邻人老圃所讲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实验取得效果后,将平时记录整理成的一本农学著作

  •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

    不分卷。徐树铮(1880-1925)编。徐树铮字又铮,又号铁珊,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十三岁中秀才,十七岁补廪生。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回国后,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历任陆军部司

  • 蠡县续志

    一卷。清耿文岱纂修。耿文岱曾任蠡县知县。康熙十九年(1680),直省修通志时,耿文岱任蠡县知县,逐集邑中耆硕,“广搜博稽”,纂录数十款,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分为公署、城池、古迹、风俗、文庙、魁

  • 读诗一得

    不分卷。宋黄震(生卒年不详)。黄震字东发,慈溪(今属浙江)人。宝祐进士,为史馆检阅,知抚州。著述另有《古今纪要》、《黄氏读书日钞》。《读诗一得》原为《黄氏读书日钞》的一卷,《宋史·艺文志》、陈振孙《直

  • 广金石韵府

    五卷。清林尚葵、李根(二人生卒年不详)同撰。尚葵字朱臣,莆田(今属福建)人。李根字阿灵,一字云谷,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工画佛像,精篆籀小楷。此书用朱墨二色,校以四声部次,朱书古文篆籀之字,墨书楷字

  • 元音遗响

    十卷。未著编辑者名氏。前八卷为胡布诗,又名《崆峒樵音》;后二卷为张达、刘绍诗。三人都是元朝遗民,很少在书中见到有关他们的诗与人的资料,故其爵里、仕履均不详。从本书考知:胡布字子申,张达字秀充,刘绍字子

  • 香奁四友传

    二卷。明陆奎章(约1544年前后在世)撰。陆奎章,字子翰,武进人,生卒年均不详。官除武康知县,不乐簿书,乞改宁波教授,居常手不释卷。著《香奁四友传》,仿韩愈《毛颖传》而作。前后凡八篇,说理明白,遗辞高

  • 湘行记

    一卷。清彭而述撰。彭而述,详见《桂阳石洞记》。康熙五十八年(1719),彭而述莅临湖南提学,由长沙至衡州湘江,共历五个月。此记专纪沿途见闻,故以湘行为名。该记辨潇湘流域至严且晰,记沿江风景,两岸山势,

  • 寅庵集

    三卷。《外集》四卷。《附录》一卷。明罗肃(约1418前后在世)撰。罗肃(一作名简)字汝敬,号寅庵,以字行,江西庐陵(今吉安市)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历官翰林修撰、侍讲,因言时政忤旨,除监察御

  • 伤寒治例

    一卷。明刘纯(详见《杂病治例》)撰。此书撰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刘氏依《内经》、《伤寒论》之理,补入后世方药治法撰写而成。书中体例与杂病治例相同,不标六经,不分表里,但以现证从发热起至循衣摸床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