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玉溪生诗意

玉溪生诗意

八卷。又名《李义山诗笺注》。清屈复(1668-1744)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寓京师,以诗学教授弟子。乾隆时,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工诗,为郑方坤、王昶所称许。著有《楚辞新注》、《弱水集》、《江东瑞草集》。李商隐字义山,别号玉溪生,故有玉溪生诗意和李义山诗笺注之别。卷首有朱鹤龄原序、屈复自序、凡例、旧唐书文苑传之李商隐条、诸家诗评。凡例云:“玉溪诗用事最多最妙,必不可以无注。朱氏注出,真为此公之功。予谓尤不可以无解,无解亦不能尽知其妙,玉溪生诗意所以作也。旧注录前,僣解居后,不敢攘取昔人之苦功。”此书八卷。卷一五言古诗、卷二七言古诗、卷三五言律、卷四七言律、卷五七言律、卷六五言绝、卷七七言绝、卷八五言排律。有乾隆四年(1739)扬州艺古堂精刻本、民国六年(1917)上海会文堂书局石印本。

猜你喜欢

  • 钦定词谱

    四十卷。本书系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钦定。词起源于唐而大盛于宋,但唐、宋两代皆无词谱;因为当日之词,犹今日里巷之歌,人人解其音律,能自制腔,无须于谱。其或新声独造,为世所传,如霓

  • 同声续千字文

    六卷。清朱紫撰。朱紫生平见“同声千字文”。朱氏据明章黼《韵学集成》,采其字样,别撰《续千字文》,分天地鸟兽草木饮食衣服宫室人事各门,傍注小字简释字义。其次列同声之字,一如《同声千字文》之例,因其文,随

  • 因明子

    无卷数。明张恒(生卒年不详)撰。张恒字伯常,一字明初,万历八年(1580)进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初历守建昌,因片言折狱,人称张半升,后累迁江西参议、右参政、太常寺少卿等职,以母老乞归。著有《

  • 明人尺牍、国朝尺牍

    八卷。清马锦以无锡秦瀛所藏明清两代尺牍勒石。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刻成。各四卷,明七十二家,清二十三家。其选择摹勒皆精。明人尺牍,多是朱卧庵之旧藏。朱卧庵名亦,精于鉴别,凡留耕堂中物,皆可观。古人

  • 说文统释序

    一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大昭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大昕弟,事兄如师,不求闻达,潜心学问。主要著作有《说文统释》、《广雅疏义》、《迩言》、《嘉定金石文字记》、《尔雅释

  • 乞食图

    清钱维乔(1739-1806)撰。钱维乔,名又作惟乔,字树参,自号竹初,别署林栖居士,江苏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朝举人,嘉庆年间曾任浙江遂昌知县,后调任鄞县知县。工书画,兼善诗文,尤工词曲。寄居如

  • 明朝纪事本末补编

    五卷。彭孙贻(1615-1673)撰。彭孙贻,字仲谋、羿仁,号管葛山人、管山人、茗斋。史学家、诗人。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县)人。明选贡生,师陈子龙。父殉国难。明亡,不仕清廷。幼年颖异,工诗画,博览群书

  • 直隶沣州志

    二十八卷,首三卷,清安佩莲修,孙祚泰等纂。安佩莲,字玉青,贵定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曾任沣州知州。孙祚泰,字文冈,沣州人,举人,曾任宁远县训导。沣之得名,肇于《禹贡》,置州则自西魏始。由是为郡

  • 四书述要

    十卷。清杨玉绪撰。玉绪字诞斯,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是书首有玉绪自序,略谓“于当代诸贤著说,随见随录,散者聚,迂者切,晦者显,疑者决,约而能该,脉络接续,故曰述要。”是书分上下截,下截全列经注,上

  • 大名县志

    四十卷,首一卷,附图考。清张维祺修,李棠纂。张维祺,号云嵋,山东胶州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四十六年(1781)任大名县知县。李棠,福建永安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大名县知县。此志最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