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王忠文公集

王忠文公集

二十。四卷。明王祎(1322-1373)撰。王祎,字子充,义乌(今属浙江)人。幼聪慧,以文章名世。元末隐居不出,明太祖召用为中书省掾史,洪武二年(1396)修《元史》,与宋濂同为总裁。后奉命招谕云南被杀。谥文节。著有《大事记续编》、《王忠文集》。是集凡二十卷。前十二卷题鄱阳(今江西波阳)刘杰编辑,庐陵(今江西吉安)刘同校正。十三卷以下则编辑者改题刘同,校正者改题刘杰。王祎所著本为《华川前集》十卷、后集十卷。刘杰等合编为此本。卷端有胡翰、胡行简二序,皆为前集作;宋濂、苏伯衡二序皆为后集作。其杨士奇一序,则为此本作。王祎师黄溍,友宋濂,学有渊源。故其文醇朴宏肆,有宋人轨范。宋濂序称:“其文凡三变。初年所作,幅程广而运化宏。壮年出游之后,气象益以沈雄。暨四十以后,乃浑然天成,条理不爽。”所言甚为中肯。其文富赡不如宋濂,健爽不如刘基,却以明密谨朴著称。其亦能诗。陈田《明诗纪事》称:“忠文诗质坚体洁,时作小诗,亦有风致”。尤其是描写闽中景色的诗句,写得清丽可诵。是集有明万历刻本存世。《四库全书》亦收入是集。

猜你喜欢

  • 山斋集

    二十四卷。明郑岳(1468-1539)撰。郑岳字汝华,福建莆田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授户部主事,累官至江西按察使、布政使,以勘事被诬,夺职为民。后起为右副御史,累官至兵部侍郎。郑岳有《莆阳文献

  • 牧庵集

    三十六卷。元姚燧(1238-1313)撰。燧字端甫,号牧庵。洛阳(今属河南)人。姚枢从子。始为秦王府文学。历官至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元贞元年(1295)主修《世祖实录》。燧就学于许衡而文章过衡甚

  • 西伯戡黎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

  • 乐斋词

    一卷。宋向滈(一作镐)撰。滈字丰之,河内(今河南沁阳)人。生卒年未详,宋向皇后的后裔,才调绝高。甚贫窘,曾官县令。其诗有“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难”之句,为杨万里所奇,工词,著有《乐斋词》,一作

  • 左传古义凡例

    一卷。清廖平(详见《左氏春秋杜注集解辨正》)撰。此书成于他主张今古学之时。他对《公羊》《穀梁》二传进行了考证,又想作《左传》注解,以自成一家。他认为公羊、穀梁二传属于今学,《左传》属于古学;公羊、穀梁

  • 方言别录

    二卷。亦名《唐宋元明方言》、《国朝方言》,清末张慎仪撰。为《续方言新校补》的续补之作。辑录唐以来见于载籍的方言语词、方音资料,语词达一千三百多条。取材范围广泛,征引遍及经传子史小学著述及诗文杂记,凡三

  • 华野疏稿

    五卷。郭璠撰。郭璠(1638-1715),清山东即墨人,字华野,一字瑞甫。康熙庚戌(1670)进士,初任吴江知县,江南道御史。康熙二十七年(1688)擢佥都御史。曾参劾大学士明珠、余国柱等贪污受贿、结

  • 退一步斋文集

    四卷。诗集,十六卷。清方浚师(1830-1889)撰,清阳湖吕景端(生卒年不详)编校。方浚师,字子严,安徽定远人。咸丰举人,官至直隶永定河道。浚师善诗文,著述颇富,其公牍、笔记及粤行唱和诸作久传于世。

  • 清娱阁诗钞

    六卷。清鲍之蕙撰。鲍之蕙,生卒年不详,字茞香。江苏丹徒人,鲍皋之次女,同知张铉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书前有吴锡麟、法式善、吴烜、李锡恭、鲍之钟几人所作序言。书末附有诸家所写

  • 重编五经图

    清卢云英编。云英生卒年字号及事迹均不详,庐江(今属安徽省)人。明江西布政司参政卢谦曾孙。以谦在永丰所刻《五经图》原本散乱,重新校订增补而成此书。在凡例中称共改正五百余处。以此书与杨甲本对校,杨本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