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

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

四卷。简朝亮(1851-1933)撰。简朝亮,字季纪,号竹居,广东顺德县(今广东顺德)人。南海朱次琦之门人,著述甚富,有《尚书集注》等书。是书首有朝亮自序,略言:“《礼记》《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四篇相次,沈约谓此皆取《子思子》。《汉志》著《子思子》二十三篇,《新唐志》著《子思子》七卷,(《隋书·经籍志》卷同,黄道周《坊记》《表记》《缁衣》三集传见《明史·艺文志》),盖传者微矣。九江朱先生曰:‘三篇子言之皆子思言’,斯从沈约说。今世去子思子世远,其言有逆睹今世而先言之者,其在于今,变而通之,其学则体立用行,足济中邦斯民于生生。此三篇,明季黄石斋为之集传,将以纳忠。礼家诸说,自郑康成注以来,大抵释此为孔子言,而不察此为子思子言。《左传》哀公二十一年夏五月,越人始来,迨逾年越灭吴,《坊记》曰:‘《春秋》不称楚越之王丧’,异于孔子所修者以吴越言,此子思子时鲁《春秋》;《坊记》引《论语》,《缁衣》引叶公之顾命,皆在孔子后。朝亮不敏,冀有所明,致辨于斯。斯曰《〈礼记〉子思子言郑注补正》三篇分卷,而又附录都为四卷。今朝亮年六十有九,乃修旧稿,其完者惟子思子言三篇,其余方草创,兼《大戴礼》,皆附录存之。若《礼运篇》明天下为公者,《学记篇》宜万世法者,《儒行篇》皆孔子言而申其义者,稿亦苟完”云云。是书卷一为《坊记》,卷二为《表记》,卷三为《缁衣》,《坊记》三篇体例皆同,每篇首称“子言之”,以别乎《论语》,有子、沈子曰之文,著其为师,不但言子曰者,辟孔子也。首节为郑注,而次“谨按”及“释曰”于后。是书释记文,多引诸经为证,以发挥意义,如《坊记》引《周书·吕刑》与《周官·大司徒》,《表记》则引《孟子》《荀子》毛传、韩说,《缁衣》则引《易》等。是书言是释记文,然其义皆简氏语,多有以今参古之意,如于“子张问入官”下谓“尊严而绝者下情不上通,卑贱如神者,小民不可欺。卢氏注《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盖上则绝,下则神”,其实“下则神”者,谓民权之发达。简氏于篇节,悉不忽略,具见苦心。是书最早刊于民国年间。

猜你喜欢

  • 河源县志

    十五卷,清陈张翼修,尹报逵纂。陈张翼,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举人,乾隆七年(1742)任知县。县志无古本,明正德间县令郑自修始有传书,厥后仅传钞本数帙。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陶敬重修,成七

  • 圣域述闻

    二十八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湖南长沙县人。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为黔阳县教谕。是书卷一为历朝祀典,卷二为本朝祀典,卷三为文庙大成殿位次,卷四为十二哲位,卷五为朱子,卷六为东庑先贤三十九位,卷七

  • 禹州志

    二十六卷,清朱炜修,姚椿、洪符孙纂。朱炜,字少庐,陕西咸宁(今陕西省长安县)人。由举人道光三年(1823)来任知州。姚椿,字春木,江苏娄县(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监生。洪符孙,字常甫,江苏阳湖(今江苏

  • 石经考辨

    二卷(原刻本)。清冯世瀛撰。世瀛字壶川,别号雪樵,又自称殊无味斋主人。四川人。著有《雪樵经解》、《耕余琐录》诸书。此书卷首略述撰辑缘起。对于历代所刻石经,此书分为汉、魏、晋、北魏、唐、后蜀、北宋国子监

  • 小重山房诗续录

    十二卷。清张祥河(1785-1862)撰。张祥河,字诗舲,甘肃华亭人。嘉庆举人,官至布政使、巡抚、刑部左侍郎。其人五岁入家塾,十二岁学诗,喜为古今体诗。致仕后宦迹几遍天下,历观山川名胜,辄以歌咏道其胸

  • 农具记

    一卷。清陈玉璂(生卒年不详)撰。陈玉璂,字赓明,号椒峰,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康熙丁未年(1667)进士,官至中书。有《学文堂集》。《农具记》是一本专记农具的书。分为负牛、服牛、耕田、灌田、藏种、布

  • 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

    见《元朝秘史》。

  • 夏小正注

    ①四卷。清李聿求(生卒年不详)撰。李聿求,字五峰,浙江海盐(今浙江海盐)人。诸生,布衣终身,著《后汉书儒林传补》、《桑志》及是书行于世。是书分春、夏、秋、冬四卷,按月书写,先经后传,又次为注;逐节连写

  • 本语

    六卷。明高拱撰(详见《春秋正旨》条)。此书成于万历四年(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

  • 十愿斋易说

    一卷,《霞舟易笺》一卷。明吴钟峦撰。钟峦字峦稚,号霞舟。江苏武进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官至桂林府推官。鲁王监国,以为礼部尚书。后来自焚而死。此编每卦摘笺数语,只有上经三十卦,没有下经,似乎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