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资治通鉴补

资治通鉴补

二百九十四卷。明末清初严衍(1575-1645)撰。衍字永思,一字午庭,嘉定(今属上海市)人。万历中,补县学生,博通史学,四十一岁始肆力于《资治通鉴》,毕三十年之力始成此书。以十七史为主,亦间及它书,对《资治通鉴》及《胡注》句勘字校,为其拾遗补缺,刊正讹误,其中补居十分之三、四,正居百分之一、二。补有补正文与补分注两种:补正文系《通鉴》所记事或缺而不周,文或简而不畅,则逐卷补之;有未载者,而事有关于国家,言有系于劝惩,则持笔补之。补分注则一为附录,事虽可采而涉于琐或近于幻,故不入正文为附录;二为备考,系《通鉴》所载与他书不相符合而事属可疑,故两并存之为备考;三为补注,胡三省所注未备者或有讹舛则以己意释之为补注。《资治通鉴补》材料十之九取于正史,十之一取于稗官野史。衍又改正《资治通鉴》年号,皆以后来为定纪年法。本书又名《资治通鉴补正》。清道光四年(1824)阳城张敦仁选三千条,汇成《通鉴补正略》付梓。本书版本有清咸丰元年(1851)江夏童氏刊木活字本。同治十二年(1873)毗陵盛宣怀得童氏刻本,光绪二年(1876)盛氏思补楼重刊木活字本。光绪二十八年(1902)上海智益书局据盛氏本石印。

猜你喜欢

  • 蒿庵集

    三卷。清张尔歧(1612-1678)撰。张尔歧,字稷若,号蒿庵。济阳(今属山东)人。明末诸生,入清后归隐乡里,以教授著述为乐。平生深研经学、理学,并以此闻名于世。亦能诗能文,诗文多描写乡居生活及旅游见

  • 国朝柔远记

    二十卷。清王之春(1842-?)撰。王之春,湖南清泉(今衡阳)人,字爵棠,又作芍棠,为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后裔。青年时期投身幕府,曾随曾国藩、李鸿章等征战,累官至安徽巡抚、广西巡抚。著述甚富,有《防海

  • 皮肤新编

    一卷。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口译,莆田林湘东(生卒年不详)笔述。此书一册,内分为八编,分别论述皮肤诸症之大端、皮肤之干症、皮肤之湿症、皮肤发脓疮、皮肤浮肿、皮肤色变、皮肤之症专向毛发等处而生、

  • 数术记遗

    一卷。汉徐岳(生卒年不详)撰,北周甄鸾注。徐岳字公河,东莱(今山东莱州)人。受历学于汉灵帝(168-188年)时会稽东都尉刘洪,刘又引天目先生之语,徐岳为成《数术记遗》一卷,还著有《九章算术注》二卷。

  • 辰州府志

    八卷,明马协修,吴瑞登纂。马协,字寅所,陕西同州人,举人,曾任辰州府知府。吴瑞登,字云卿,江苏武进人,曾任辰州通判。《辰州府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刻本,共八卷。无凡例,卷端仅钱春、吴瑞登两序以

  • 说文五翼

    八卷。清王煦(1758-?)撰。王煦字汾泉,号空桐,上虞(今属浙江)人。乾隆间举人,官通渭知县,后主讲朗江书院。勤于经学,精研文字训诂,著作尚有《小尔雅义疏》、《国语释文》、《文选七笺》等。此书意在订

  • 春秋列国表

    不分卷。清马骕(详见《左传事纬》)撰。马骤精通《春秋左氏传》,著有《左传事纬》十二卷、《绎史》一百六十卷、《春秋二十国年表》等。其中《春秋二十国年表》上起鲁隐公,下至获麟,将春秋时大小二十国的史事按年

  • 寓简

    十卷。南宋沈作喆(生卒年不详)撰。沈作喆字明远,号寓山,湖州(今属浙江)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及第。以左奉议郎为江西漕司干官。据书中所叙,当宋金和议初成之时,赐诸将田宅,沈作喆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

  • 汲古阁说文解字校记

    一卷。清张行孚撰。参见《说文发疑》。汲古阁所刊《说文解字》,有未改、已改两本。未改者为毛晋据宋本校刊之初刻本,已改者为其子毛扆刊于顺治癸巳之第五次剜改本。剜改本颇多误处,远不及初刻本之善。张氏自序说:

  • 艾纳山房集

    五卷。清王九龄(?-1709年)撰。王九龄,字子武,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生年不详。王顼龄之弟,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王九龄为人恬静有雅量,其诗才思富艳,辞采飞扬。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