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车营叩答合编

车营叩答合编

四卷。明孙承宗(1563-1638)等撰。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登进士第二人,授编修,进中允。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讲官。帝每听承宗讲,辄曰“心开”,故眷注特殷。天启元年(1621),进少詹事。时沈、辽相继失陷,举朝汹汹。御史方震孺请罢兵部尚书崔景荣,以承宗代。廷臣亦皆以承宗知兵,遂推为兵部添设侍郎,主东事,帝不许。未几,清兵逼广宁,事急。遂拜承宗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直办事。孙承宗在辽东甚有作为,然终因权奸诋毁,上疏引退。中外屡请召用,不报。崇祯十一年(1638),清兵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城破,承宗投环而死,年七十六岁。事具《明史》本传。是书乃其经略蓟、辽、登、莱时作,原名曰《车营百八扣》一卷(《明史·艺文志·子部·兵家类》有著录)。部属茅元仪等撰有《车营百八答》,为探讨火器和车、骑、步编组成车营配合作战的问题。原各自成书,独立行世。自晚清始合为一编,书改今名。此书以问、答、说的形式,讨论了车营作战的原则和方法,共一百零八个问题。书中强调车营在作战时,应把火器的使用与战车结合起来,所谓“火以车习,车以火用”(《车营百八扣序》)。应充分发挥火器的作用,使用时要长短相济。如步兵则应鸟枪、郎机在前,三眼铳、火箭在后;骑兵则应三眼铳、火箭交替使用等等。重视灵活用兵,所谓“法死而用法活”。根据不同的敌情,制定不同的计划,采用不同的兵器,做到不泥古法,不拘常规。因作者身居前线,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故书中所论,皆为切实可行之言,非纸上谈兵者可比。《车营百八扣》一卷单行本,现存最早刊本为明天启四年(1624)刻本,藏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另《畿辅丛书》中有收。《车营叩答合编》四卷本,有清同治八年(1869)刊本。其子目为车营图制、车营百八叩、车营百八答、车营百八说。附:高阳孙文正公传、茅公事略考、杜公事略考(案杜公即杜应芳,孙承宗属僚)。同治刊本,河南省图书馆有藏。

猜你喜欢

  • 过庭诗话

    二卷。明刘世伟(详见《厌次琐谈》)撰。是书卷首有嘉靖丁巳(1557)阎新恩序,刘称世伟之父为宁国君冷庵翁,故所著诗话名曰“过庭”。其大旨谓“后学看诗话,当以严沧浪为准。最可恶者为惠洪《冷斋夜话》,于汉

  • 兰台摘稿

    二卷。明刘曰梧著。分上下两卷,曰梧按皖六郡,纲举目张,平情以行法,持法以抑情,此集皆明大体,识时务,不激不阿,一当于法,其中多直言极谏,又援引亲切,善动人心,得建言之要。

  • 重楼玉钥

    二卷。清郑宏纲(1727-1787)撰。郑宏纲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世医出身,先祖即从医。父郑子丰得闽人黄明生所授喉科秘书,遂精喉科,后代亦多以喉科名世。因其居所名“南园”

  • 经心书院经解

    二卷。清左绍佐(?-1914在世)辑录。绍佐字季云,号笏卿、竹笏生,湖北应山县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官广东南韶连道、雷琼道。绍佐曾任武昌经心书院掌教,此编即辑录一年课士之作而成。其题目有“郑

  • 广夷坚志

    二十卷。旧本题明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人,杨廷和之子,正德六年(1511)举进士第一。杨慎广读博著,时推第一,有《升庵集》等多部。《广夷坚志》据说乃全录《乐史广卓异记

  • 哦月楼诗存

    三卷。《诗余》一卷。续一卷。清储慧撰。储慧,字啸凰,江苏宜兴人,蒋萼之妻,生卒年不详。此书是光绪十一年(1885)排印本,与其夫的《替竹盦词》合并在一起刊印出来,此书前有周家楣所作序言、钮餐英、程幼云

  • 卫生要旨

    一卷。美国嘉约翰(详见《医理略述》)口译,浙右海琴氏(生卒年不详)笔述。此书是继《西医内科全书》而作。刻于光绪八年(1883)。篇首为总论,次为论寿考康宁、内外集益、各病之由、病赖良医、饮食养身之要、

  • 思陵翰墨志

    一卷。又名《翰墨志》、《高宗翰墨志》。宋高宗撰。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始封康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掠之后,即位于建康(今南京),先以李纲为相、宗泽为将,力谋恢复,但高宗一向怯懦,为

  • 禹贡因

    一卷。清沈练撰。沈练字清渠,江苏溧阳人,清代后期学者,道光辛巳(1821年)举人,官安徽绩溪训导。本书杂采众家之说,为之删繁就简,成《禹贡因》一卷。因沈氏纯因循旧说,自己不执一论,故书名“因”。本书体

  • 与梅堂遗集

    十二卷。清佟世思(1651-1692)撰。佟世思,字俨若,一字葭沚,又字退庵,汉军正蓝旗(一作辽东)人,康熙间以荫生官思恩县知县。本集计诗十卷,词一卷,杂文一卷,由其弟佟世集编辑刻印。末附《耳书》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