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阳湖钱氏家集

阳湖钱氏家集

十六卷。清钱振锽(1870-?)辑。钱振锽,字梦鲸,号谪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钱向杲之子,光绪三十二年(1905)曾在都供职。本集第一卷,《佳乐堂遗集》,清钱钧(约为咸丰、同治间人)撰。本卷收辑其诗六十一首。附词、挽联各二首,其事迹不详。第二至七卷,《九峰阁诗集》,清钱向杲(1848一?)撰。钱向杲,号鹤岑,性豁达,豪于诗,喜博览经史,其吟诗高峰为1887-1888年两年间,作诗三百余首,凡新见所闻,胸有积郁,感时抚事,一切愤激不平之意,一泄于诗。本家集共辑其诗一百三十二首,另附悼儿词十二阙,对联四副,挽联一副。1893年曾由其子钱振锽付刻。家集八至十一卷为《摘星诗草》,共四卷,清钱振锽(1870-?)撰。诗第八卷为1890-1892年作品,共辑诗五十三首;第九卷为1893-1897年作品,共辑诗六十三首;第十卷为1896-1904年作品,共辑诗九十九首;第十一卷为1905-1908年新撰,共辑诗四十首,四卷共辑诗二百五十五首。本家集第十二至十四卷为《云在轩诗草》,清钱希(1872-?)撰。钱希,幼名贞,字梦龟,钱振锽姐,向杲之女。钱希性诚笃,治学刻苦,自幼有才女名。二十五岁始嫁蒋南棠为妻,三年后蒋南棠病故,再三年其子夭折,钱希悲不欲生,数次自缢、服毒未果,日渐迷道信佛,遂出语颠狂,精神失常。钱希诗多为追悼其夫、其子之哀情,语多悲切。钱希所撰《云在轩诗草》三卷,共辑其诗一百七十首。本家集第十五卷为《云在轩笔谈》,亦钱希所撰,共辑长短文九篇。第十六卷为《北窗吟草》,钱永(生卒年不详)撰。钱永,号墨渊,钱希之妹。本卷辑其诗十八首,附乩诗录。钱振锽辑蒋南棠、谢静华等撰乩诗、断语、词等三十六首。又附《求拙斋遗诗》,蒋南棠撰。蒋南棠,号树声,原名廷槐,亦阳湖人,钱希之夫。南堂一生遨游楚汉,傲骨多磨,怀才不遇,潦倒困顿,其诗调高律悲,韵凄金石,泣鬼神,凄然感人。钱振锽辑其诗三十二首。此外本家集辑有钱振锽撰《谪星文》初编、二编、三编,共辑文五十七篇,又附《名山文考》撰者自记,(文考者非定稿也),亦钱振锽撰,共辑稿十篇。本家集有庚申(民国九年)八月名山钱振锽自记,《丛书综录》著录为光绪刊本,不知何据,而且子目与所见本有异同,吉林大学图书馆藏有民国活字本。

猜你喜欢

  • 涑亭诗略

    一卷。清林尧光(约1661年前后在世)撰。林尧光,字觐伯,林尧华之兄。莆田(今福建厦门)人。生卒年均不详。顺治中以选拔贡生,任行人司行人职。著有《涑亭诗略》一卷。据郑王臣《莆风清籁集》称,“尧光伯仲诗

  • 遵义府志

    四十八卷,清平翰创修,黄乐之主修,郑珍、莫友芝纂。平翰,字樾峰,浙江山阴县人,道光年间任遵义知府。黄乐之,顺德人,举人。郑珍(1806-1864),字子伊,晚号紫翁,贵州遵义人,道光五年(1825)恩

  • 万历以来大统历

    无名氏撰。按投时之书最易散失。明代大统历流传至今者,北平孔德学校藏有《万历二十三年岁次甲午大统历》、《万历四十七年岁次己未大统历》、丹徒丁氏藏有《弘光大统历》、杨风苞《南疆逸史》跋著录有《东武四先历》

  • 典试浙江纪程草

    一卷。《浙省还辕纪游草》一卷。清宝鋆(生卒年未详)撰。宝鋆,字锐卿,号佩蘅。镶白旗满洲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由礼部主事迁侍讲,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谥文靖。著有《奉使三音诺彦纪程草》、《塞上吟》

  • 龙图耳录

    一百二十回。原系石玉昆的说唱本。石玉昆(1810-1871),字振之,号问竹主人,天津人。清道光、咸丰年间说书艺人。石玉昆善于说书,尤以说《龙图公案》名重一时,有人把他的说书笔录下来,就是这本《龙图耳

  • 孝经附刻

    一卷。清温汝能(详见《孝经约解》)编辑。是书附刻于温氏自纂的《孝经约解》后,凡孝经古文宋本一篇,日本信阳本孝经古文一篇,朱熹《孝经刊误》本一篇,吴澄校定孝经古今文一篇,吴元徵孝经古今文考一篇。以上诸篇

  • 憨山诸言

    一卷。明代释德清撰。德清,为明代四大师之一。俗姓蔡,安徽全椒人,号为憨山。详见《清华击节》辞条。《憨山诸言》是德清自撰的言论集。对为什么参禅、学法;怎样持戒护身,弘教,以及有关佛教问题多有言载。是了解

  • 声学揭要

    一卷。美国赫士(1857-?)口译,山东高密朱葆琛笔述。赫士,美国北长老会教士,1882年来华,在山东传教。1896-1901年在登州教会学校任教;1901-1903年任山东省立高等学堂总教习。190

  • 易用

    六卷。明陈祖念(生卒年不详)撰。祖念字修甫,连江(今福建连江)人,为著名学者陈第之子。陈第著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等书,对音韵学研究有很大贡献。祖念学术成就虽不及其父,但说《易》却胜过一筹。

  • 尚书通义

    十四卷。清方葇如(详见《周易通义》)撰。《尚书通义》一书体例,与葇如另书《周易通义》大略相同。即以四书成语诠释经文,而不及文字诂训与考证。大多为附会经义,于解经无甚补益。如《禹贡》“五百里甸服”至“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