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韵略

韵略

①一卷。北齐阳休之撰,清任大椿、顾震福等辑。阳休之(509-582)字子烈,北平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人。魏孝庄帝时为员外散骑侍郎,武定二年(544年)累官中书侍郎。入齐,拜散骑常侍,武平六年(575年),累官至尚书右仆射,领中书监。周武帝平齐,授开府仪同、太子少保。寻进位上开府,除和州刺史。隋开皇二年(582年)罢仕终于洛阳,年七十四。尚撰《文集》、《幽州人物志》、《辨嫌音》等。《隋书经籍志》著录阳休之《韵略》一卷,陆法言《切韵序》已言及阳休之《韵略》,然两《唐志》皆不著录,其书久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任大椿《小学钩沈》、顾震福《小学钩沈续编》、黄奭《汉学堂丛书》并有辑本。任大椿、马国翰辑本较略,黄奭辑本较善。顾震福据《慧琳音义》、《希麟音义》、《玄应音义》诸书,辑得四十五条,尤足补诸家之所未备。顾氏《小学钩沈续编》有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山阳顾氏刊本。② 五卷。金王文郁撰。文郁事迹无考。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谓曾见金平水书籍王文郁所撰《平水韵略》,卷首有河间许古序文,后题正大六年已丑(1229年)季夏中旬,刊本。“意渊(刘渊)窃见文郁书,刊之江北而去其序,故公绍(黄公绍)以为刘氏书也。”钱氏云:“王氏‘平水韵’并上下平声各为十五、上声廿九、去声三十、入声十七,皆与今韵同。文郁在刘渊之前,则谓并韵始于刘渊者非也。论者又谓‘平水韵’并四声为一百七韵,阴时夫又并上声拯韵入迥韵,今考文郁韵上声拯等已并于迥韵,则亦不始于时夫矣。”王文郁书现代学者似均未获见,钱氏所论无法证实。台湾《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国立北平图书馆藏钞本”。谓“是编分韵一依‘平水’,而分注韵字用法于韵部之下,一如坊间之‘诗韵’然,盖为场屋之用也。卷首有正大六年己丑河间许古序,称科举之设诗赋取人自隋唐始,考校取一日之长,点法之错即行黜退。近平水书籍王文郁携新韵见,曰稔闻先礼部韵,或讥其严且简,今私韵又无善本。文郁累年留意,随方见学士大夫,精加校雠,又少添注语,既精且当,贵于远矣云云。以此知文郁之撰是书,为诗赋检字之用。卷首又附有圣朝须降贡举三试程式、分毫点画正误字、礼部分毫字样三篇,金代之取士规则,赖此可以考见云。”

猜你喜欢

  • 杨子

    见《太元经》。

  • 祐山文集

    十卷。明冯汝弼(约1545前后在世)撰。冯汝弼,字惟良,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工科给事中,知大仓洲。著有《祐山杂记》(已著录)。是集为汝弼文集。凡十卷。所录

  • 苕西问答

    一卷。清吴学孔(生卒年不详)录。学孔之师罗为赓,生卒年不详,号西溪,南充(今属四川省)人,康熙年间官乌程县知县。为赓以“古小学”命其书室,与门人、徒生讲论其中。学孔以问答形式,录辑其师为赓讲学论学之书

  • 碧香阁遗稿

    一卷,附《哀挽诗》。清单茞楼(1786-1810)撰。茞楼字纫香,东莱(今属山东掖县)人,王玮庆之妻。茞楼为高密望族,祖上皆在朝为官。茞楼随父任内,幼习唐宋诗词,能辨四声,且识其趣,父母钟爱。年二十与

  • 文选锦字

    二十一卷。明凌迪知(详见《万姓统谱》)撰。本书以《文选》字句辑为二十七门。自谓在合并清江刘氏《类林》及眉山苏氏《双字类要》二书的基础上增减而成。

  • 郑康成年谱

    一卷。清沈可培撰。可培字向斋,浙江嘉兴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曾任江西上高知县,罢官后掌教山东泺源书院。谱主为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属山东)人。此谱事实据郑玄本传,岁

  • 陶庵集

    四卷。明归子慕(1563-1606)撰。归子慕,字季思,江苏昆山人。万历十九年(1591)举人,再试礼部不第,一直屏居江村。以咏诗为乐,人称清远先生。其诗学陶渊明,清雅疏淡,饶有情趣。崇祯初追赠翰林待

  • 菌阁琐谈

    一卷。清沈曾植(1851-1922)撰。沈曾植字子培,别号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证》、《海日楼

  • 佩文韵府

    四百四十四卷。清张玉书(1642-1711)等,奉清圣祖康熙皇帝之命于康熙五十年编辑而成。张玉书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历官五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

  • 游南岳记

    ①一种,清金之俊撰。金之俊(1593-1670),字岂凡,又字彦章,号息斋。明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明亡,降清,仍任原官。曾疏请下蠲租诏安抚民心,并荐明官丁启睿等多人。顺治二年(1645),条陈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