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高宋僧传

高宋僧传

三十卷。北宋僧人赞宁(919-1001)撰。赞宁俗姓高。祖籍渤海,生于吴兴德清(今浙江省德清县)。在杭州祥符寺出家,法号“赞宁”。赞宁聪颖敏惠、钻研佛法。尤精于南山律,有“律虎”之称。太平兴国三年(978)达宋都城开封,受到宋太宗赵炅的礼遇和器重,赐号“通慧大师”。历任左街讲经首座,史馆编修,并掌洛京宗教诸事,后升任汴京右街僧录、左街僧录等职。赞宁平生著述颇多,除《宋高僧传》三十卷外,还著有《大宋僧史略》三卷,《三教圣贤事迹》一百卷,《内典集》、《外学集》等佛教著作。《宋高僧传》原名《大宋高僧传》,称称《宋传》,是赞宁奉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诏而撰写的。受命后回到杭州,与弟子显忠、智轮费时七年,于端拱元年(988)成书,编入大藏。至道二年(996),重加修整,补入一部分资料,遂成定本。《宋高僧传》在编纂体例上,与唐代释道宣撰的《续高僧传》基本相同。分译经篇、义解篇、习禅篇、明律篇、护法篇、感通篇、遗身篇、读诵篇、兴福篇、杂科声德篇等十科。唯在篇末之论部分有创新之处。如在有些人的传末附以说明文字,申明作者意旨,或自为问答,以释疑难,这是前传所没有的。入传的僧人主要包括六个朝代,即唐代,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宋代另补充了刘宋、后魏、陈、隋以前所遗漏的高僧。正传收载531人,附录126人。其学术价值在于:为研究中国佛教史保存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足以弥补正史对佛教史实记载的不足。如其译经篇详载唐代新传来的密宗各大师的事迹,译场的设官分职,译经的体例;习禅篇记禅宗五家七宗的成立,派别分歧,南顾北渐的斗争;明律篇所记南山、相部、东塔三派的争执等,均成为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文献。另外,该书对禅宗各派重要人物,除云门宗创立者文偃外,皆一一立传,对禅宗内部的矛盾斗争,坚持写实,毫不隐讳。无疑对研究中国独具特色的禅宗史具有重要价值。《宋高僧传》由于作者明悉掌故,熟稔史籍写作体制,治史严谨,博采各家之长,故使此书写作风格“叙事清新质朴、翔实畅达”。对后世佛教传记体裁史书的编修具有一定影响。初刊本为南宋《碛砂版大藏经》,简称《碛砂藏》。由僧人法忠、清圭等人,在平江碛砂(今江苏吴县)延圣禅院雕印,装潢为梵夹本。1931年在陕西西安卧龙寺、开元寺发现此藏经本。中华书局1987年《中国佛教典籍选刊》本。最新版本是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高僧传合集》本。

猜你喜欢

  • 考正古本大学

    一卷。清刘道明订。道明字仁宝,江苏如皋(今江苏如皋)人。是书大旨调停阳明古本与朱子改本之间。如谓《古本格物传》的或有或无,不必深辨。而朱子所补,必当增入。因宋明以来禅教大行深溺人心,若不表章格致之旨,

  • 无上秘要

    一卷。作者不详。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记有此书,称“元始天尊说”。此本所收,仅数十则,而且次序杂乱。书中所述,要旨是推演尸解之术,又涉及火解、兵解之术等,其说荒诞不经。书中还有司命东乡君之语,并提及张

  • 史异编

    十七卷。明俞文龙编辑。文龙,晋江(今福建省晋江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将历代史书中所记载的灾祥神怪等汇集成编。《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既非占验之书,又无与学问之事,徒见其好怪而已。”版本不详。

  •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

  • 佛学研究

    法国普纪吕司基(生卒年不详)撰。《佛学研究》一书,共有考证四篇。第一、佛入涅槃前最后的巡历。辑汉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的般涅槃经,巴利本大般涅槃经,法显译的大般涅槃经,汉本中阿含之地动经,巴利本增一尼迦

  • 两晋南北奇谈

    六卷。明主涣撰。涣字时霖,号毅斋,象山(今浙江省象山县)人,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官至御史,著有《墨池手录》三卷,生卒年不详。《两晋南北奇谈》摘录《晋书》以下八史中琐语杂事、汇编成书。现存明刻本

  • 卓山诗集

    十二卷。清帅家相(约1752年前后在世)撰。帅家相字伯子,一作伯字,奉新(今江西九江)人,生卒年均不详。家相乾隆二年(1737)进士,官至浔州府知府。是集又名《三十乘书楼集》,凡十二卷。其诗多有改动之

  • 增定汉魏六朝别解

    九十二种,六十卷。明叶绍泰编辑。叶绍泰字来甫,年里生平俱不详,曾与黄澍同编《汉魏别解》十六卷。本丛书选辑经史古学及秦汉至六朝集部诸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主要子目书有:汉扬雄《太玄经》、汉马融《忠

  • 日损斋笔记

    一卷。元黄溍(1277-1357)撰。黄溍字晋卿,又字文卿,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延祐二年(1315)赐同进士出身。历任台州宁海县丞、应奉文字、同知制诰、国史院编修官、翰林直学士、翰林侍讲学士等。卒

  • 觉迷蠡测

    三卷。明朝管志道(生卒年不详)撰。除此书外,还撰有《孟义订测》已著录。《剩言》一卷、《附录》一卷。《觉迷蠡测》一书,旨在阐发佛理。以自序中所书江阳段侯幻然子传来一札为由,书展“大觉起迷之生相及老释差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