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治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即用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临证若病程长,溃疡面积大,腐肉多,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可外用提脓去腐药,如五五丹直撒在溃疡面上,或掺于膏药、油膏上
见《本经逢原》。为黄明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仙传外科集验方》卷九。即下搭手。见该条。
系指舌之根部。《世医得效方》卷十二:“血气俱盛,附舌根而重生一物……”“心之脉系于舌根。”即舌本,详该条。
明代医学分科的一种。明太医院内共设十三科,疮疡为其中之一。是专门治疗肿疡、溃疡、金疮等疾患的。相当于现在的外科。参见十三科条。
见《广西中药志》。为华山矾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西中草药》。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心镜条。
【介绍】:见郑虔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牛筋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