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即《神农本草经》。详该条。
喑俳的别称。见《医略十三篇·类中风》。详喑痱条。
【介绍】:见凌奂条。
元代医官职称。隶属于医学提举司,系太医官职中之一种,官阶正八品。
解剖名。指齿根,实为牙颈。《难经》五十八难:“汗注不休,齿本槁痛。”
书名。见《新唐书·艺文志》1卷,已佚。
①八法之一。是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又称泻下、攻下、通里、通下。凡是胃肠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以及体内蓄水、冷积等邪实之证,而正气未虚者,均可使用。
①病证名。又称水泄、注泄、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脾胃怯弱,水谷不分,湿饮留滞,水走肠间,禁固不能,故令人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若肠胃虚弱
【介绍】:见金义孙条。
眼科病证。清·吕熊飞《眼科易秘》:“时维夏令,红障满轮,暑气熏灼,最易染人。”即天行赤眼,详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官阶从六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